洪瑄的藝術,透過對細微事物的關注,進而能惹發出巨大的靈魂力量,這是長期以來最吸引我的一點;同時也是開春以來CHILL人物首選她的關鍵因素。
初次見到她的作品,確實讓我感覺不可思議。她在絹上描繪出人物,那些人物基礎上因為材質本身的清透與暈渲,使得人物更像類似水印浮出隱隱約約。關鍵是,洪瑄卻選擇在人物的局部以螢光來勾出線條!這樣的畫面結構顛覆也打破了一方傳統水墨的穆靜,彷彿是內心不安份的挑釁在蠢蠢欲動,像沉重的大鐘被撞擊一般,平地竄出聲響,進而讓靈魂也不再安靜於角落。 我極端喜歡這種可控又能稍失控的心理視覺速率!
從對人物的廓形再到對生活處處可見工程進行的警戒線,洪瑄讓藝術的觸擊從所謂的隱約進入一種絕對規整制化與線性,水泥、磁磚…工地上的物件,當所謂被壓抑的工業物件因為表面上的刮痕出現不同表情時,卻也讓洪瑄從中找到一份與過去創作可以息息相連的線索,她在那些事物的表面痕跡;看到了可以放大想像的山水意象。
自此;框架不再能拘束被綑綁的靈魂,能具有高度的創作視野;就這般拉開前去。
癸卯新春3月,推薦給您這位出色的藝術家-洪瑄。
—鄭乃銘
點滴小事細微的觀察體會
成為不留餘地的眼如月
文╱洪瑄
圖片提供╱洪瑄
我與水墨的初識來自於母親,她是藝文愛好者,年輕時學過一段時間水墨畫。幼年時期的家庭日我們常會去寫生,總看著母親用毛筆在紙上熟稔的描摹出寫意的山色景緻,毛筆也成為我除了書法課外會使用的繪畫工具。對其開始有深刻的標誌化,是第一次參加寫生比賽時,其他小朋友都拿著水彩筆,只有我是拿著毛筆揮來撇去,霎時間猶如奇觀,引來周圍的注目。現今家中牆上掛著一幅寫意花鳥畫,小時候習以為常自然也沒太過留意,直到年紀稍長識字後,才發現畫中的落款居然是母親的名字,真誠地展現一個職業婦女,在工作家庭兩頭忙碌之餘的片刻揮灑,源於生活的率真、實踐。或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形成了我對傳統文化、書寫性的格外關注。
我的「每有」會意,多來自眾人的「沒有」會意
每天一得空閒,我必會到處去晃晃,尋找有意思的民俗圖像、或是傳統符號和現成物的連結,用手機記錄起來。我做了許多作品,都是把觀察到的有趣地方或物件做組合,詮釋對於現實生活處處留心下的具象化,並做出了兩兩對應的雙關作品,但大多時候解釋它們使我頭疼。一方面覺得言語概括下總有疏漏,另一方面,我仍相信自發性恍然大悟地觸動,才能體會箇中意趣。興許是成長環境累積的熟悉,我很自然能將所見事物做文化圖像的對應。以《安宅》為例,便是從路上可見掛於門口懸樑處的「山海鎮」為發想,它就是在一面鏡子上,中央部分畫上「太極八卦圖」,左右兩旁安上日月,日月的中間則繪以三山五嶽,四周則是五湖四海。象徵大山河氣勢,我依照上頭的山海圖像,將其重構成一幅山水畫,同時將上頭的八卦圖樣轉換成八角形蜘蛛網懸絲之景,將傳統吉祥畫中的「喜從天降」(喜蛛從上垂落而下也是有著良好寓意的。喜蛛,又稱喜子,一種長腳的小蜘蛛)結合。故「山水」的意象從圖像上、民俗上,乃至寓意上多重疊合,成為安宅之景。
在近期的作品中,可以將內容分為由民俗活動與物件做變造的「聯想風景」,像廟宇、燈會的燈籠影子與途經的蓮花池畔的風景意象的重構、山海鎮的山水圖像符號化挪移;也有從各類框架、格式做圖像運用的「格體系列」,從書寫格式與施工工序的漸進鋪陳,以及把植物與花架間的限制與支撐關係,將內外相互照見;同時有從外部世界與內部居家常見的景象,如車窗上飛濺的鳥屎、牆壁壁癌與風景意象拉平的「雙關會意」。這三類項作品,在用色、佈局上各有疏密與緊湊,螢光色的濃烈與墨線的清雅,看似反差對比,卻體現不同層次中細膩觀察力串連的各類想像,畫面看似繁瑣,卻總能由其中理出一條觀看路徑,怪誕間不失趣味。
誠如北宋蘇軾在《弔李臺卿》(並敘)裡所寫道:『看書眼如月,罅隙靡不照』,指看書透徹明白,就像月光不忽略任何一個小縫隙一樣。這無疑是對我的各類觀察做了全面涵蓋,而每一個逃不過光照的縫隙,都成為了延伸想像的入口,雖然每個人的「會意」程度,如同視力檢查表所能看見的度數各有差異,但通過交換細微感受與體會,使我們調整度數,更宏觀、敏銳的判讀。
固定90°的停滯,為我的藝術道路翻轉了180°
我最開始的創作是以絹本為主,直到幾年前出了一場車禍,導致右手肘骨折,吊著三角巾歷經了幾個月的養傷期。無法畫圖的日子,醒來後,我邊發呆邊想著已經好久沒有享受過這樣的早晨,似乎前一陣子都是匆匆忙忙地度過,我不停思考創作之於我的關係,在躁動被強制熄滅後好像也不壞,現在我可以好好地來享受這段停滯時光。隨著慢慢康復進入規律的復健療程,碰巧醫院正在建置新大樓,每每出入經過施工現場,那段被警示帶隔出的長長小徑,讓我剎那有種在故宮觀看長卷的情景,由此去發現施工物件與工序,其實和書畫系統的形制、格式能做巧妙的連結與對照,後續在我的作品中也常常暗藏許多詼諧的語義滑移。
2017年的《供帝居》系列作品,便是由工地之物件與水泥組構形塑而成的繪畫裝置,依照廳堂的格局陳列,在闡述偉大工程作為預想之境的同時,正是最無償的文人想像。後續發表的磁磚系列,則從「廳堂」延伸至「書房」。書房,除了蘊藏不同時代的文化風貌,又兼具個人化的展現。我從各式書寫形制,有九宮格線的書法紙、國語作業簿等,與工程施作的工序書相互對照,由佈滿施作工法的黏著劑抹痕,在反覆鋪成拆除拔起的過程,除了是對每一格框框內書寫上的校準、推敲,更在這些抹痕裡建構出了山水意象,看似隨意的抹痕都成為勁道的線條,直至完美鋪成宛如一張潔白又整齊的標準書法紙,成就一首無形之詩。以及依照作業簿格式整齊鋪成的磁磚屏風,磁磚上的刮痕、裂紋與訂正擦掉鉛筆的橡皮擦屑呼應。屏風另一面則刻出磁磚拆除後留下的黏著痕跡,雙面都在書寫與鋪磚的反覆修正中,呈現出我心中的竹林之景。
創作像機器周而復始地運轉,但別忘了規律下的陣陣轟鳴
從材質性的展現延伸到裝裱的改良;從以大面積白色廓形人體到細膩線描支撐起的世界觀;從水墨、膠彩的混用再到自製螢光色顏料;從基底材料絹轉換到紙;從徒手的書寫性筆線到純粹以裱褙手法呈現的棉線埋線作品;從水墨到水泥、紅磚等建材的映照,以上在作品的思考,由過去種種青澀與不夠準確中慢慢累積修正而來,描摹出屬於我個人階段性的藝術思想史。但我心裡明白目前仍有尚未釐清缺漏及有盲點的部分,但也正因為這些作品的累積,無論作為展覽概念或是在思考模式的展現性上,都逐漸勾勒出別具個人性的特殊揀擇。從生活中去找出問題,試著消化、包容、校準,才能夠在探尋自己的藝術觀點上更前進一步。
在瑣碎的圖像、資訊裡目光如月的無處不照,探索各種格式體制系統的可能,會持續用更審慎的眼光去觀看,更大膽、有機地去對話,以謙遜的態度對歷史保有敬意,同時牽引出一條身處時代與傳統往返的線頭。
-
1992生於高雄 大學期間發展出絹本系列的光量薄膜感作品
學歷
2018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創作組碩士,臺北,臺灣
個展
2022 「眼如月一洪瑄個展」,赤粒藝術,臺北 2017 「墨虛有的罪鳴一洪瑄畢業個展」,罐子茶書館,臺北
典藏
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
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
藝術銀行,臺中
獲獎
2023 高雄獎,首獎
2022 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銀賞
2018 MIT新人推薦特區
2017 臺北美術獎,優選
聯展
2023「高雄獎」,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
2022「2022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有章藝術博物館國際展覽廳,新北「拾物一景-陳淑強、吳孟璋、洪瑄再生雕塑聯展」,臻品藝術,臺中
2021「鴻梅新人獎」,新竹市文化局文化藝廊,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