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Magazine • 2024.10.08

異雲書屋主理人 陳維駿 – 8年未曾悖離東方美學精神 夢想涓滴成河

陳維駿 Steven Chen 異雲書屋

8年未曾悖離東方美學精神
夢想涓滴成河

鄭乃銘/台北專訪
圖片提供/異雲書屋

我做事的態度是很癡的。
癡,就是執著,長於自我反省。
我並不是聰明人,遇事反應慢。
我的長處就是把事情做到底,不完成絕不罷休。
——漢寶德

再沒有比漢先生這段話,更適合送給異雲書屋主理人陳維駿了。
不知是客套或什麼,漢先生這段話對沖陳維駿,只有一點不同。
那就是,陳維駿的反應比敏銳還敏感,但;多數他都會裝害羞!

不過,畫廊;一開始絕對不是陳維駿放在職涯規劃的一環。
一旦擇定,陳維駿似乎也沒有給自己去懊悔或惶惑的餘裕空間,
這就是陳維駿!

對於決定,他很癡。因為,那是時間給予摩擦後的空間,那是深沉思索後所張大開來的視野,他是那位要豐富裡面內容的實踐者。

陳維駿 Steven Chen 異雲書屋
劉琦 真味
劉琦
真味 紙本水墨
97×97 cm 2024
鄭在東 雲起岩岫
鄭在東
雲起岩岫 丙烯畫布
130×95 cm 2024

起手式

2016年他從上海搬回到臺灣,這位個性不喜喧囂、長於思考、臺灣畫廊圈超級少數又少數帥氣有型的負責人說「2002年我到美國念書,接著2008年我就到上海,在上海成立了設計公司,一邊就做著室內設計本業,卻也一面因緣際會之下接觸了當代藝術」。「我先回過頭回答你,我如何與藝術接觸這個提問。仔細想想,我是在1999年接觸到藝術,當然,那個時候建國玉市是我最勤奮跑的地方。在沒有很正式進入畫廊欣賞展覽之前,我倒是很常到拍賣會。我的父母與藝術並沒有特別淵源,我也無法具體回答你;我為什麼會對藝術產生興趣!我想,一切都很自然、很出自本性的發展與自覺」。「我自己學的是室內設計,藝術;就我而言是個廣度、是可以容納、能夠延伸的載體,這或許多少可以解釋我對藝術那份天然的好感」。「跑拍賣純粹是喜歡、喜歡看、喜歡感受那種很不一樣的氛圍。機會,也就這麼悄悄落定在我身上。2014年春拍開始,我與北京保利拍賣開始有了專場企劃的合作;主軸是聚焦在古美術,前後合作有七個專場,其中宣德爐專場相當受到矚目。我對古代的物件,或者更擴充一點來說,我對古代東方美學始終有一種很難被輕易揮之即去的深戀,就好像很天生、很本然;它就長在你的體內,自己也搞不清楚它什麼時候在的?似乎,東方美學一直都活在我的身體裡面」。「而且就我而言,東方美學的博大深奧,能夠被放射到不同表現媒材身上,都可以從這些轉折當中梳理出源流、分布與創見。對我來說,東方美學是個活體,而不是歷史形容。這,應該可以解釋後來我成立畫廊之後,為何立意且堅持在東方美學的藝術推動,這其實與我年輕時期開始接觸古代美術、受東方美學啟迪有著絕對密切關係」。

吳士偉 畫夢長
吳士偉
畫夢長 水墨設色紙本、礦物顏料
69×135 cm 2024
周蒙 淒美地
周蒙
淒美地 墨、木板、礦物粉、動物皮膠、蟲白蠟、樹脂
90×60 cm 2024

翻雲手

陳維駿又說「我有14年的時間並沒有在臺灣生活,當2016年回到臺北,一開始的確很迷惘自己該如何走下一步?對畫廊這個行業,我確實是空白的」。「我後來之所以打定主意創設『異雲』,基礎上還是想連貫過去自己在上海的生活。8年的時間在中國,也接觸很多年輕喜愛藝術的朋友,跟大多數的人一樣,我也很勤快跑場子長眼界養人脈。那段期間中國正處於經濟起飛,儘管2008年有雷曼兄弟經濟風暴,可是,中國內部的經濟實力與消費力道正處於勃發期。在所謂文化復興的大帽底下,整個藝術環境彌漫著一股可擁抱古美術;但也在那個同時中國整體的藝術環境,從對後八九到所謂的7080世代更能尊重,藝術;豐富了那時的環境,更給了不同世代藏家有了新的收藏與欣賞的選擇。再加上,外來的畫廊與本地畫廊也慢慢出現了規模,在那樣的時間點,帶給我的不僅僅只是深奧文化思維本質,更也讓我進一步發現到東方美學所觸及與延伸的多元性,我個人因為對器物深有獨鍾,器物所乘載的美學素養既能擁抱自尊;卻也能夠融入現代生活節奏。我於是想,是否能夠在臺灣的環境,以另外一種思維模式來架構所謂的畫廊?這個畫廊是傳承東方文化深厚的美學基底,但又能夠從更親和方式來導流出新的藝術表達,所謂世代的承續和契合,不但能影響到不同世代對美學的閱讀,同時也能在藝術能夠愈來愈容納更多可能性因果之下,文化精神的本質可以從不一樣的藝術傳達,與現代人建立新的共振,而不純然侷限在一種面貌」。

郝世明 蒼和
郝世明
蒼和 202402
紙本水墨
112×80 cm 2024
蘇煌盛 Boxing #5
蘇煌盛
Boxing #5 礦物顏料、畫布
140×90×3.5 cm 2024

十字手

「2016年12月23日異雲書屋開幕,到現在已經有8年」!陳維駿說。

8年,不算長的時間。可是,陳維駿所掌理的「異雲」,並不能以平地一聲雷這般誇張來形容這家畫廊竄起。創業初期,他確實也做了若干叫好卻不叫座的展覽。臺灣畫廊界向來欺生的慣性,一開始對「異雲」自然也不怎麼上眼。但,來自專業觀眾的反饋與肯定,讓陳維駿很甘於自我沉靜,而他愛問又懂得找對的人來問,這點;為他在外界默默拉開了一張巨大的網,逐漸出現一層又一波的肯定掌聲,這全然是出自他不長於言苦,卻極為擅長耕耘。

他說「我就靠兩條腿的概念來面對畫廊的運營。一條腿是器物美學,另外一條腿則是繪畫;尤其是水墨」。但他旋即補充說「其實也不限定是水墨。如果要稍稍作點歸納,我在面對當代藝術這個塊面,一、不拘藝術家的年紀。二、不限定創作媒材。第三項可能比較抽象一點,但對我來說,我確實相當喜歡在藝術家創作裡看到對藝術的冒險!這怎麼講呢?我認為,一個人對文化的奠基深淺是很自覺性、很感知性,絲毫強迫不來,那是長在骨子裡。可是個人所處的現今環境會成為很大磨練場,它能夠激發感知性強的藝術家,懂得如何在固有美學中;長出新意。就好像是對時代懷抱著新冒險和嘗試,那是最吸引我的,那也是我想要的未來東方美學新經典」。

因此,他很篤定自己選擇的東方美學,也更精確告訴自己要通過畫廊的展覽逐漸奠定一個屬於這個世代的光華,而不是對傳統的複製。

陳維駿的感官觸覺透徹敏銳,這點放到他對於藝術家選擇、展覽安排,展場陳設,都自成一方格局。對於藝術家,他最經常說的是「我已經注意你(妳)很久了」。這話毫不虛妄。他勤奮的跑、看、談,展覽或國內外藝博會,他很仔細斟酌、評估、歸納與規劃。幾年訓練下來,他非常懂得把藝術家交給適合的策展人與作者。無形間,「異雲」坐大了藝術家,卻也同時拉抬了負責展覽的策展人與作者。並且,留下一本本獨特的出版品畫輯。

楊新收 幻玉
楊新收
幻玉 粗絹設色
36.5×71.3 cm 2024
張小黎 星河
張小黎
星河 設色絹本
96×180 cm 2024

轉身擺蓮

「超越」可以濃縮成為「異雲」所選擇的繪畫展覽內容基礎關鍵。

他又說「我其實並不是很喜歡『當代水墨』這四個字。我認為,現在多數人都陷入一種『當代水墨』的原罪上。尤其是對『當代』這兩個字!簡單來說,如果一位創作者根本沒有當代思維,那冠上的當代XX,那又有何真義呢?當代水墨當初被喊出來,最歸結的因素還是在於市場區隔。也就是說,這樣的作品是被拿來區隔過去我們所稱的國畫」。「回過頭來看,古代的器物美學本就包容深厚傳統美學,再由這個基礎點延展出能夠進入生活的美學物件裡面。這過程,是從一個寬度來看另外一個深度,並不是都以曲尺來丈量規格,把自己侷限在一隅,更不去劃分古代與當代,反而更能從物件裡面看出與時代的接融。就好像傳統真的只是看臉嗎?文化的深層是活在骨子裡,一旦有了基礎,自然能觸及不一樣的表現」。

他說「每個世代都有自己應當獲得尊重的經典,但這樣的經典一定是會被考量到當時的空間背景與文化因素,那是最不容易被複製的。但是,在這樣的精神涵養裡面,一定要有技術的厚度來支持,才能夠把意念通過方法傳達出來。所謂藝術,不就是藝與術」。「而所謂的超越,其實都是建立在一個深厚的基礎之下,才能夠因為有;而得以能夠挺身迎擊。劉國松當年在革水墨的命,其實是在革筆鋒的問題。陳其寬的作品,讓建築的透視與宏觀來銜接傳統水墨的景深、寓意及借景。這些,如果沒有渾厚的技術為本,如何能在傳統中翻越另外一重山」?「只是,我們現在似乎為了反對而反對,屢屢拿『當代』來當緊箍咒,卻反而不知道文化底蘊的厚度才是更能夠彰顯藝術的新精粹」。

再加上,現階段對於藝術的詮釋又還停留在刻板模組,而不是從生活的語境來作為設想、引導與倡議。藝術,在現在環境下,要不是過度講求視覺消費、人氣經濟;就是讓制化文字書寫來導入盲區,想要讓藝術更融入生活,充滿著一坎二漥三溝渠,很難令人順順暢暢行進。

比如,陳維駿告訴我「我對書法非常有興趣。可是,現在寫書法的人越來越少,對書法如何欣賞也因為展覽數量的銳減,而更教人不知道入徑。臺灣事實上是最可以在東亞藝術的整理納編上使點力。原因在於,臺灣對藝術的接納程度夠寬容,也能接受不同文化藝術表現。東方美學的多元性面貌,能夠從不同藝術的發生,而打開新的欣賞視野,文化;才能夠真正成為生活的常態,而不是虛擬出來的文化假設」。

東 真里江 耀(かがよ)う
東 真里江
耀(かがよ)う
壓克力、水性醇酸樹脂、炭筆、木板 65.2×53 cm 2023
柯偉國 雪雁不變
柯偉國
雪雁不變
水墨絹本設色 86×65 cm 2024

轉身蹬腳

但是,他很明確擺明就不選擇潮流藝術。

他說「不是潮流藝術不好,而是我更篤定自己想要從『異雲』所建立的藝術是『未來的經典』」。陳維駿從過去接觸東方美學的物件經驗學習中,深深感受到的是美學本質是屬於深植的意念;而不是得要通過固定形式借屍還魂的概念。

這就好像他所提到,日本有潮流藝術、工藝美學、以日本精神為主調陰鬱美學,還有所謂日本繪畫。這裡面,日本繪畫也就是比較近似傳統日本畫,雖然是跟傳統比較欺近,可是文化的底蘊被留置在創作根柢裡,儘管作品外相很有傳統風格,但藝術家所秉持的意念是不泥古的精神復興,這同時也帶出日本整體藝術表達多面性與文化深度的不同剖面。陳維駿就認為,這樣的精神意旨是現階段一昧在鼓譟潮流風氣藝術表達最欠缺的深沉。

陳維駿在這裡所提到議題,其實就點出目前臺灣畫廊界最普遍沒有自信的一環,那就是對藝術詮釋權的裹足不前。

他向我透露,籌備中明年會推出一個特展是從「道法自然」來入手。這個展覽開宗明義就點出千年中國美學哲思,可是,這個展覽會更擴充作品類項的舉陳,不侷限在繪畫,舉凡器物、文房…發生在物件當中,如何從自然借鏡或者借景的概念,都可以被現代人重新來加以解釋,同時也打開這些作品如何在傳統根基裡翻越既有格式的新創。

陳維駿對自己所堅持的東方美學有相當大自持與定見,這點,放眼現階段國內外畫廊是很少能夠將自己底蘊確認得如此清晰明確,但又能實踐到所掌握的展覽事務內容上。

梁兆熙 孔雀
梁兆熙
孔雀
畫紙、布、壓克力 170×130 cm 2024
常陵 瀕臨樂土 — 霧中遊
常陵
瀕臨樂土 — 霧中遊
油畫、畫布 189.7×227×5 cm 2024

還原

8年,異雲書屋走過8年。很少有畫廊在如此短的時間、從構思到實踐、出版,在百無聊賴的個人社群時代,卻能強烈成為受到矚目的亮點畫廊,吸引著許多新生代藝術家自投履歷渴望擠入這個畫廊。但對陳維駿而言,現在都還是一個開始;一個好的開始。

2024年Art Taipei,他提出13位不同文化背景藝術家來作為串連,有秩序的成為一股導流,一點一滴;終將匯聚成河。這個時代早已經沒有神話,但依舊是有傳奇。「異雲」正在創造自己的傳奇。

華安瑞 AndreasWalther 無名 #4
華安瑞 AndreasWalther
無名 #4
絲絨面美術紙、清漆 40×90 cm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