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宇貞是2024年台南新藝獎10位得獎者之一。我相當喜歡蔡宇貞筆觸所散發出的濃郁生命厚度。那種厚度並非是繪畫技巧的表現,更真確講應該是她賦與所觀視的事物,那種極端本質與還原純粹的自然特質。蔡宇貞讓自己的視角,跳開傳統既定平板式入眼,以多廣式轉換來將平面性繪畫,變成以裸視就能產生3D效果多層次變化,這種視角多層次的思考模式,不會帶來視覺的錯亂或顛覆,反而更煥發出平順卻十足立體的推演,這無啻改變我們對平面繪畫直入式觀感,視距在不同高低、遠近的切換,進而產生藝術的詮釋,有了多元解讀經驗。暮春,推薦給您這位通過繪畫思考的…蔡宇貞。
文 / 鄭乃銘
讓視角成為一種收藏
文圖 / 蔡宇貞
藝術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曾說: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 亦曾說:「真正的藝術家總是冒著危險去推倒一切既存的偏見,而表現他自己所想到的東西。」
與其說生活的觀察需要主觀發掘,而持續的連動關係該如何行動,視角與靜物如何連動創造有意義的巧合,詮釋讓其賦與價值。自己比喻主觀發掘是同時軸線和連動關係是連續軸線上來推敲,又是一種生活美學。主觀發掘沒有視點視角融合入日常生活,這樣的框架生命便黯淡無光!藝術家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就是獨一無二。塞尚經年累月地鑽研與試驗,著重厚實沈穩的呈現,凸顯視覺,不同角度尋找靜物的關聯與和諧,將自我藝術思想融入作品當中,開創新的繪畫觀點。
透過自我的視覺經驗,作不同視角觀察靜物畫的形式或以不同視點結合靜物與空間的方式,嘗試不一樣的藝術創作,來呈現對三維空間繪畫的表現。形式起點,從一個關注視角層面角度來看,視野由俯視的視角開始,一個角落出發,慢慢發展到一整個空間。凝視空間,感受空間富含千變萬化表情,但目視看到的空間結構果真眼見為憑?描述不再以單一視覺去理解,所以會有一些想法、有一些元素是我沒有的,但又好像從未把它看清楚過。
隨著創作畫面的擴大,視角也擴大,俯視、平視、仰視等,不同的角度去觀看物件,藉由自己認為肉眼去觀看的視角是變動的,也在創作當中成長,發展變動視角下的靜物,也發展自身對視點思維探討。
傳導介面反映虛實
繪畫藝術反映著當下的視覺接收和感知後定位的性格,油畫二字說來形式發揮,實際上卻又有各自巧妙不同。將自我能量蘊蓄形具畫作,神生便如桴鼓相應配合緊密,畫可能不像一幅畫,反映藝術家自身的氣質與多樣性格,更像或是傳導介面或是反映虛實。
日常又似圍繞規則例外的岔點發展,不斷詮釋再揀選中「窺隙」(窺隙辭意:尋找疏漏)反思修正。從明確講述出來的話、能動手做的事,以及腦中數不清的空間斷點記憶,衍生至「無聲不表露出來的意識規則」中,著實的日常生活經驗更像描述生活裡的例外縫隙,例外岔出去的微小的細節和差異裡的發展縫隙,如何在一切不暇遮掩的元素自然運行。對我而言,時間的陪襯像圍繞規則例外的岔點發展,使情感得以直觀,心靈透過圖像狀態的方法,發展個人獨特的繪畫風格。自己的邊界裡透過窺探的縫隙,將思維對比、連結、聯想形成創作前端,如同開啟篩選器,發覺自然法則。
「收藏」生活經驗的概念
這是一個人人想像力豐富的世界,可以讓人進入不同奇幻異想的世界,只要有著無限延伸的創意想法,堆疊平時的日常片段,平凡美好的作品便成為延展生命的疆域!延展生命的進行,像是「體驗」轉換「交換與分享」。在「交換」與「分享」間像是個橋樑,更是無價的生活經驗「收藏」的概念。每個人對生活經驗的收藏是多樣態,印象深刻的事物感受身切,納入收藏中。自己倒喜歡在生活的世界裡體驗難忘的事,在創作的世界裡經歷有趣的事,將我想收集的物件「畫入」畫裏「收藏」。畫面猶如介面,視角猶如收藏盒,是創作技法,也是心理層面想法。同時作品完成等同開辦一場自我的收藏個展,像是展覽自己「收藏」(動詞)與「收藏」(名詞)。
自我察覺攝影對於「視角」畫面運用,轉化為對視點的靈感,造就日後以多重視角創作研究。
以生活視點出發,運用第一人稱視角描繪,俯視平視與多重視點等視角。在材質表現上,擅長表現質感木器沈穩的感覺,增添與植物的生長動態感。在技法上建立在傳統之上創新,基底材選擇以木板,硬支撐的木板創作,優點為作畫厚實、硬度高,可支撐富有力道的筆勁表現,表面平整細膩讓畫作看起來硬挺,自己創作的風格沈靜同木質調,概念上與木材厚實的基底材搭配。隨著創作的變化與視角的推進,相較對我們所深信既定的科學知識刻板印象,形成不同呈現,並探討畫面的層次變化。運用變動視角開啟構圖更多想像,舞動的視點恣意遊⾛,不穩定中尋求穩定,引導畫面視覺節奏,似乎物件各自會對話, 每件作品像是生活中的起、承、轉、合,畫面的焦點在平衡與不平衡間達到和諧,單純呈現不加以矯飾。
藝術既長遠,更引人入勝
對我言,藝術創作內涵,一個存在每個人心中一種抽象與感性看不穿又難精準形容的樣態,時而順手拈來隨手可得,時而彷若遠似天邊脫韁野馬如何駕馭,或許藝術作品並不取決於他展示的高貴程度,而是具斂於藝術家的內在包容性格。
人生過程的景觀一直在變化,向前跨進,就看到與初始不同的景觀,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氣象。——亞瑟·叔本華
回望學習路程,回頭來看自己,藝術繪畫包含了自己的身體經驗、精神、時間記憶、技法媒材等。延伸的感受與形成的意象,融合而成腦海的拼圖。外顯技法過程於古典創新,內隱心性潔淨思緒借鑑,人隨而沉澱,避免負面掣肘(有人從旁牽制,阻撓做事)二者交織下,⼀切的技巧與畫識早已內化成為藝術能量的表現,透過筆調與情感交織所創造出的空間,淬煉出更多對於繪畫的詮釋及想像。更像自己揮灑畫下,充分發揮油彩特性,層層堆疊,薄透裡卻有厚實。隨畫面安排,為更保留作品真實樣貌,留下創作中的筆觸,與色調的多層次「收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