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是梳理與惕厲自己的動能
文/鄭乃銘
圖片提供/蔡宜儒
蔡宜儒真的很愛漂亮。
為了Chill人物封面照片,他前後折騰了攝影二回!幕後沒有曝光的照片,比多還要多一些。但這位「繪畫界的伍佰」,過程中,玩得極為盡興。
蔡宜儒的藝術,不僅僅是大玩後現代時空疊置的當代視訊,還深藏著他對水墨鍾情。他羅織出時空的黑洞,水墨層韻鋪染帶出流行文化的圖騰,打破時間的限制,共處於他所虛擬的空間,點出成長階段他只能從各式動漫人物的現身填補孤獨。這位外表灑脫個性敏感的藝術家,藉由繪畫來書寫自己內在渴望的那份圓滿,同時也通過繪畫來梳理自己的回憶…。六月的Chill人物,為您介紹蔡宜儒。
他們說
在水中放進一塊小小明礬
就能沉澱出 所有的渣滓
那麼
如果 如果在我們的心中放進一首詩
是不是
也可以沉澱出所有的 昨日—-席慕蓉「試驗之一」
引言
蔡宜儒,當然不擅長寫詩。
但是,我總覺得他的人挺適合這首詩。
蔡宜儒跟我說「父親的工作是鐵工、母親則是家庭主婦,他們跟藝術全然沒有關係,可是我也說不出個莫名,我完全不理解自己為何會愛上畫畫?但我真的覺得,只有在面對繪畫的時候,我才會感覺自己內心那份圓滿」。
他的工作室其實不大。所有關於繪畫的種種物件整齊卻極端爆滿式湧入,讓空間相對更顯得侷限。問題是,當他面對畫布、當他提筆開始接觸畫布那一瞬間起,畫室是大或小,根本圈限不了蔡宜儒!他的世界,已經是無限大!
相對地,在面對繪畫的時候,蔡宜儒彷彿就像是在心裡放進一顆明礬,就這麼沉沉地濾淨了外面世界的所謂、就能那麼明明白白勾勒出記憶、就這麼清清穩穩浮現了心裡的出岫。
自知起步晚
只能比任何人更努力
從視覺的初體驗來看,蔡宜儒的繪畫具備十足現下當代感。也就是說,相當視覺化、具有多元文化的混種、流露超越邏輯的概述。
但是,我倒是覺得,他的畫絕非是描述當下,他的畫太充滿著濃郁復古情懷。
他的藝術,絕對是跟回憶有緊密關係。
結果,一問;確實就問出了輪廓。
蔡宜儒是地地道道台北土包子,他在台北出生、在台北唸書;直到讀大學才到嘉義。他說「那應該是我離家最遠的第一回,照理說唸大學離開家是令人興奮的事情,但我真不覺得興奮的點在哪!我非常非常不習慣,自然也花了一些時間才讓自己慢慢習慣離家的日子、習慣嘉義」。
蔡宜儒的家族,沒有任何一個人與藝術有關聯。他自己是這樣解釋的。「小的時候,我就發現自己對繪畫感興趣,可是,我完全說不出這樣的天份是因何而來?又跟誰有關」。「我從小學到國中、中正高中,唸的都是普通學校。但是高中的時候,我發現竟然有同學能夠蓄髮!幾番打聽,才知當學校設有音樂、舞蹈、美術的才藝班,可能有些基於演出的需要,自然學校就允許少數同學得以不受髮禁約束。我就卯起來去跟老師打聽。老師建議我如果對美術是有興趣,最好利用課餘時間到南陽街補習術科。就這樣!我每周六、日就去畫石膏像…。後來,考上了嘉義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系;也就是現在的嘉義大學」。「大學一開始是住校,我自己覺得跟其他一路上還是唸美術才藝班的同學比起來,在繪畫上的起步比人家晚,因此休假時間我也不回台北,我常跟主任申請去系教室畫石膏像,這個習慣幾乎成為我大學及研究所期間的常態。在那段大學期間,我更深刻感受到自己體內的繪畫魂甦醒後,想要衝出來的旺盛企圖。我常利用休假時間去畫畫,一方面是殺時間,另一方面也是這樣可避免自己亂花錢。雖然,我也真的沒有什麼錢可以亂花」。
大學期間的自我鞭策,讓蔡宜儒得以更深化自己的基本功,而大三那年他修的是傳統水墨。他說「我對水墨格外鍾情,但就像我小時候對繪畫發生興趣一樣,我說不出為何自己那麼喜愛水墨?我只是覺得,水墨是個見性的創作媒材。一筆下去,濃墨深淺天下自有分曉。不像西畫材料,你可以靠著修修添添改變也許不夠完善的表現或筆觸」。喜歡水墨應該還另有穩情。當時,蔡宜儒在嘉義求學期間深度迷上電影,尤其對《倩女幽魂》裡的男主甯采臣印象格外好。他覺得,水墨的材料工具繁多,裝進木箱,一揹;就如同電影甯采臣揹著書箱。所以,蔡宜儒到現在依舊蓄著過頸長髮,依然時不時飄散著古意!
他的筆是隻招喚獸
走到之處滿滿是回憶
蔡宜儒的藝術,基礎上就如同是在構建一個時間黑洞,在這個黑洞當中,他的筆就像隻招喚獸,將回憶的點滴勾喚出來。
這當中,我真切覺得,他畫面裡的對動漫元素處理,與其他同樣也會把動漫人物放到畫面來做書寫的人,有著極端顯著情感分層。一般世俗的畫家在處理這些元素,是建立在相當淺根形象訴求,精神意義無意要穿透。可是,蔡宜儒表面上是在畫流行文化象徵,骨子裡,談的都是回憶。
我總認為,蔡宜儒在以墨韻所運景的基底加上動漫元素符號,更多的意涵是對自己心裡進行一場療癒課程,它不純然只是一個普世文化的引渡,也不是一種建立在潮流時髦議題上的流轉。
蔡宜儒在這些黑洞雲層所勾惹出來的動漫元素,事實上何嘗不是在對自己過往童年因為父母忙碌事業與家庭,而他只能靠著看漫畫、看電視卡通來跟自己相處,這裡面,有的是時間的婉轉、有的是自己對家溫度的眷戀、有著他對回憶的梳理。
就如同他跟我說「20幾歲的時候,我的眼裡、心裡只有未來、只看未來。40歲後,我發現自己常常想起過去」。
因此,如果說,時間是在運筆間流逝。那麼,筆的起與落,或也能讓時間回魂。
墨韻構築出任意門
動漫人物如同創作時找到的豐滿
真要說,蔡宜儒是通過藝術來對自己從事一場自我梳理。只是,這梳理並不是在重建內在工程,而是對逝去的歲月進行頂禮,一種對單純美好的過去進行更深層的回憶。
動漫、卡通的人物,對多數人也許只是生活娛樂當中的細細一環。可是,對這位個性略帶靦腆的藝術家來講,流行文化象徵人物或事物,何嘗不是一種就像是能夠遯世的任意門,一進去;世界也就不一樣了。
於是,從作品所表現出來軌路來看,蔡宜儒的創作更帶著那麼一股自傳式概念。也許,他自己並沒有那麼自覺,但仔細去看卻也能理出那個脈絡。
早期,他以水墨來畫盆景,畫面的表現並非建立在寫實基礎,意象式的表現概念,充滿著一股濃稠般低迴糾纏,但是他處理墨韻流動、淋漓,更像是內心那股竄燒的創作欲望。選擇盆景來作為構思,或許是對自己的一份表白。他很明白自己選擇藝術這條路,起步晚,加上家庭背景與藝術範疇的陌生,先天就沒有任何助力是站在他這邊,因此,當他執意選上這條路,更多的心理浮沉都得自己面對自己;而無法與他人說。盆景,多麼單一固守在一隅的方寸土壤間。可是,如果照顧得好,誰說方寸不能長成一片天呢?
蔡宜儒在這個時候的作品,就已經嘗試就多元時空的象徵物來作結合,盆景似火般旺盛生長力,卻隱隱出現恐龍!遠去的生命與正在奮發的生命、動物與植物;都有生命的週期性,但也擁有不同生命的傳承。蔡宜儒的自知,自知裡面又有點淡淡的自我惆悵卻不是自憐情緒,這使得他在作品表現上,不僅翻轉材質上的運用,也徹底豐富了這個時期的作品延展空間。
藝術不僅僅是藝術
更是惕勵自己動能
但是,這位土象星座的藝術家,天生也有著自我解嘲的幽默基因,當他深深知道自己的不足,卻反而不再受那份不足給綑綁,他學會以童趣、淡淡的歡欣的畫面來結構出他的正向,自然也讓這樣的正向意識能包裹著自己有過的酸甜苦辣。
尤其,藝術創作這條路,當他逐漸了解深度投入並不意味等同於收穫時,他並沒有被現實擊退。當他回到畫布面前、當他開始拿起畫筆的那個瞬間,選擇藝術原始的初心,始終沒有離棄過,喜歡繪畫的那份內心飽實,總是立即佔滿整顆心。他說「有時候確實會被現實折磨得很茫然,好像看不到路,甚至伸手都看不到五指。但就是很弔詭,明明內心被無力感給籠罩,可是就還是想畫、要繼續畫,好像創作就能給我帶來療癒」。
於是,蔡宜儒逐漸放掉單墨時期表現的那些糾結、纏繞,他延續水墨造境的層韻講究,藉由這樣的表現來佈達出空間穿透的疊映關係,這個底景深具有傳統水墨對墨韻的講求效果,使得出現在底景上面的那些動漫人物或者Line貼圖,形成一股空間無限的錯置觀,就好像我們對美好的記憶,其實無關時空幾度春秋,永遠都會被我們擺在記憶裡,隨時都能帶人會心的一笑。
基本上,蔡宜儒對於動漫人物的選取,確實都屬於他那個世代比較熟悉的,而不是現階段90後、00後的卡漫人物。有趣的是,出現在他畫裡的動漫英雄人物,都不是那種天生下來就屬於英雄的,他們都得經歷過諸多困頓,才慢慢成就出一點點成功。我想,蔡宜儒的藝術長路並非一開始就如此順遂,一如他所畫進到作品的英雄人物,都屬於不是一開始就站在成功那一方;而是都能接受困難;接受挑戰、承擔冒險,才堆砌出自己一片天空的。藝術,在這個時候,就不僅僅只是藝術,而是藝術家拿來惕勵自己的動能,那麼通過繪畫來串連出古今、也通過繪畫來跟自己精神喊話的概念,早已經超越了回憶帶給他的種種,也同樣給了他能夠繼續堅持自己原初選擇藝術的心志。
個展
2022「美好時光」‧南畫廊/台灣.台北
2020「不插電現場」‧索卡藝術中心/台灣.台南
2019「搖滾童話」‧大趨勢畫廊/台灣.台北
聯展
2023「臺南新藝獎-匯聚的分岔點」‧加力畫廊/台灣.台南
2022「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關渡美術館/台灣.台北
2018「花之禮讚-四大美術館聯合大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台中
2010「異象-典藏抽象繪畫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台中
2009「新象-2009兩岸當代水墨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