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Magazine • 2022.09.19

蔡孟閶 Meng-chang TSAI

蔡孟閶 Meng-chang TSAI

“是不是城市要邁向現代化的進步前,首要付出的代價是先失去很多記憶?—蔡孟閶”

在年輕一代台灣藝術家裡面,只有三個人是可以畫出陽光的味道,周珠旺(1978- 台灣屏東)是其一、其二是范揚宗(1982- 台灣新竹);其三則是蔡孟閶(1984- 台灣高雄)。

蔡孟閶的藝術,對映的並不僅僅是內心;而應該是這塊土地。

他擅長以極端細膩的縫合筆觸,就好像畫面上的陽光;一吋一吋畫入現境、牽引出觀看人的內在那份柔軟,同時也反映出成長的這塊土地在面對環境蛻變過程;每個駐足與回眸。蔡孟閶完全避開標配性都會景觀,他的畫游移在所謂中心的邊緣;拆建後赤裸屋牆內部的污漬、擁擠鐵皮屋散發不及的悶熱汗味、百無聊賴的房舍灰牆…,陽光儘管在,卻又顯得那麼寂寞。當環境在尋求華麗轉身的同時,都市也一併埋葬了過去。而所謂的進化,其實也意味著失去。

蔡孟閶是極少數80後藝術家,斷絕浮誇的筆調、渲染的顏色、言不由衷的療癒,而是以溫暖但又不矯情的方式來拉曳出對環境變異的關注。蔡孟閶帶我們看到同樣在陽光底下,那不同的生活面容。這種相當少的人文性繪畫語體,是成為9月Chill人物主要關鍵。

—編按

蔡孟閶
都會沒有鐵路-6 小澎湖
72.5x116.5 cm 油彩畫布
2021

「都會沒有鐵路」系列 創作自述與作品背後故事脈絡

文 / 蔡孟閶
圖片來源 / 蔡孟閶
封面人物攝影 / 翁威廉

一直試圖在創作中描繪關於鄉愁的風景,無論是對家鄉本身的凝視,或者是歸返狀態當下倏忽消失的片段,鐵路、車站,以及沿線的景觀,來不及的構成,趕不上時代推移的消失速度。

2019年醞釀、2021年正式進行的新系列—-「都會沒有鐵路」,描繪台灣鐵路因車站立體化工程而改變的風景,還會在的也好,或者消失的也好,關於那些依著鐵路沿線的生活樣態。都會,音ㄉㄨ,大都會,大城市裡沒有鐵道風景;音ㄉㄡ,皆沒有,大城市裡的鐵道風景都不在了。目前先從嘉義與台南開始,一是地利之便,二是工程才剛起始,很多素材還算容易取得。現階段還是多以嘉義市鐵道沿線為主,除了嘉義市鐵道對吾人而言具有重要的情感記憶,想藉此梳理自身與這個城市的關係,且在創作的過程中,發現許多鐵路與一個城市發展間所穿越的歷史脈絡與紋理,而這一切,都將隨著未來鐵路立體化的完成而消失殆盡—-通常是那些市井日常,細碎的隻字片語。

我希望透過描繪即將消失的鐵路風景,告別那些過去不入夢的鄉愁。

蔡孟閶
都會沒有鐵路-7 青年路
72.5x116.5 cm 油彩畫布
2021
蔡孟閶
創造新村 1
94x60.5 cm 油彩畫布
2017

2019年醞釀,2021年開始執行的全新系列,都會沒有鐵路。

一直以來,我的創作就是關注城市的細碎角落,那些非光鮮亮麗,甚至帶著污垢跟破敗的陰暗角落,並在其中試著去挖掘屬於在地的故事跟紋理,以及人曾經努力生活著的痕跡。都會沒有鐵路,也是有感於以往鐵路穿越城市的特殊景觀,在現今台灣各大都會區鐵路地下化與高架化工程,所面臨即將改變與消失的風景。這次展出的作品共有10件,內容多為台南市區跟嘉義市區鐵路沿線即將消逝或已經不再的風景,期待在描繪的同時,也能夠去爬梳屬於那個地方的城市紋理,以及揭示那些原本屬於隱晦的、邊緣的歷史與故事。

大學時期的兩次鐵路環島,讓我發現,在不同地方,鐵路的風景竟然會有如此的差異,有海邊迷人的木造車站,也有在山林間蜿蜒前進的山城風景,更有一望無際的田野風光;而這個計畫,原本預計花3至5年的時間,好好觀察與記錄台灣環島鐵路即將消逝的風景,就在開始進行的第一個地點,嘉義,卻讓我發現3到5年,或許只足夠讓我好好做完這個我所生活的城市,釐清嘉義、鐵路,跟我自身的關係,而也確實在創作過程中,透過踏查、透過紀錄、也透過和自己的對話,慢慢的清晰創作的意義。

蔡孟閶
廳堂
162x97 cm 油彩畫布
2018
蔡孟閶
大浪
162x97 cm 油彩畫布
2017

嘉義,是我孩提時代,逢年過節都會回去的阿公家,的確也是一段快樂的童年;後來居住在嘉義,是我念高中時,被關在學校的那段日子,那時偶爾會想家,於是車站跟火車,就成了我當時一個很重要的精神寄託。後來因為某些原因,我在六年前定居嘉義,卻讓我突然發覺,我和這個城市的關係變了,變得跟童年、跟高中時,有很大的出入,因此曾經有過那麼一段時間,我不太能認同這個地方,一直覺得它不是我所了解的那個過去的樣子。當時,我不快樂。

2021年,在進行這系列創作時,剛好適逢嘉義鐵路高架化正式動工,鐵路沿線風景正一點一滴的改變,這個城市也正一點一滴的改變。有時候在紀錄跟描繪的過程,很大一部分其實是在跟自己對話,那些以前可能看在眼裡都是情感的東西,為什麼後來卻變得有些嫌惡?20年前是這樣,但20年後呢?我不確定,但我在每次畫完一張圖,就覺得或許可以更修復一點點,關於和自己的過往,關於和這個城市的關係。

蔡孟閶
萬金 162x97 cm 油彩畫布
2017

展覽裡有一部份的踏查影像,很多都還沒轉譯成繪畫作品,那些影像,都是自己一點一滴,行走與拍照,所收集而來。2021年,因為疫情影響,拍照中斷了超過半年,但有些舊房舍,卻隨時都在消失,幾乎無人聞問地默默凋零。

或許對我來說,繪畫、攝影、踏查記錄,這些都是用最緩慢且直接的方式,深刻的去認識一個城市或地方的故事紋理。而認識這塊土地,無非就是希望能和過去的自己和解,重新認識,那些我們曾經不以為意與刻意疏離的,任何關係。

蔡孟閶
六月
91x60.5cm 油彩畫布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