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 Art Museum • 2025.07.04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6/21-9/21 臺北市立美術館

他的藝術是對現今社會人駑鈍的喚醒

文|鄭乃銘

他喜歡霹靂舞,那是在 1980 年代中期。因為喜歡霹靂舞,讓他更能感受到肢體動作在空氣中所造成的氣流揮動、阻力與風切,儘管舞蹈的動作尚屬輕量級,但那是他開始著迷環境裡看不見但確實存在著「痕跡」。

他是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1967-),在冰島與丹麥長大,畢業於丹麥皇家美術學院,居住與研究工作室都在柏林。埃利亞松將展覽設定在所謂「旅程」,用意多少是在作為一份提醒/警醒;希望在眾人日漸鈍化的感知底下,人類應當重新把「好奇」、「脆弱」再度置懷;而不是嚴重沉淪在越來越不正視純淨的生態/心態環境。我在這次展覽作品裡面,看到埃利亞松很慣常以光線、色彩來牽曳出我們因為麻痺、進而越來越失去敏銳的感受力。我非常喜歡應該說他為臺灣量身所創作的〈地震儀對距離的證言〉新作,透過運輸箱中的繪畫裝置,以線條來記錄海運過程很細微顛簸和震動,這種每段過程都可視為獨一無二的視覺印記,與其說是繪畫;不如說是儀器對環境波動的起伏。這當中,也包括紀錄了作品要來到臺灣展出的這段旅程!〈被活體定義的物體(當時)〉則是通過規律的閃燈,使得噴泉水流彷彿是凝固在空中,視覺所造成動與靜的錯覺,被巧妙轉換成為一種誤覺。埃利亞松的作品回到精神極為感性,方法卻格外理智的結構下來鋪陳,藝術行為也頓時成為令人安靜下來思考的「空間」。

奧拉弗.埃利亞松

1993
奧拉弗.埃利亞松
冰河的最後七天
2024
奧拉弗.埃利亞松
立方結構的演化計畫
2004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
2025.06.21 – 09.21
臺北市立美術館 一樓1A、1B展覽室

官網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