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 Art Museum • 2024.12.04

金澤21世紀美術館【DANCING WITH ALL: The Ecology of Empathy】

金澤21世紀美術館【DANCING WITH ALL: The Ecology of Empathy】Maria Fernanda Cardoso〈On the Origins of Art I-II 2016〉

【DANCING WITH ALL: The Ecology of Empathy】
我是否有幸與你共舞一曲?

江瑄/金澤報導
金澤21世紀美術館/圖版提供

2024年元旦,能登半島發生日本海地區史上震度最大的7級地震,這場災難不僅讓當地居民陷入極大的恐懼之中,也摧毀了許多建築。金澤21世紀美術館同樣受到波及。然而,擔任金澤21世紀美術館館長已有4年的長谷川祐子(Yuko Hasegawa),再次展現了她在困境中創造奇蹟與驚喜的能力。深秋時節,美術館推出了最新展覽【DANCING WITH ALL: The Ecology of Empathy】以紀念開館20週年,呈現全面的「新生態」,展出作品不光出自藝術家,更有科學家、哲學家以及跨領域研究合作,將展品視覺化,並賦予其敏感性,以感官的形式傳遞給觀眾。因地震受損的美術館內部結構,也與藝術品巧妙地融為一體,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彰顯出人類在逆境中重生的力量與美感。

Otobong Nkanga〈Unearthed–Sunlight, 2021〉〈Unearthed–Twilight 2021〉〈Unearthed– Midnight 2021〉〈Unearthed – Abyss 2021〉金澤21世紀美術館【DANCING WITH ALL: The Ecology of Empathy】
金澤21世紀美術館【DANCING WITH ALL: The Ecology of Empathy】展覽現場
Otobong Nkanga〈Unearthed–Sunlight, 2021〉〈Unearthed–Twilight 2021〉〈Unearthed– Midnight 2021〉〈Unearthed – Abyss 2021〉
Photo: YUASA Akira

【DANCING WITH ALL】旨在探討多重人文的可能性,涵蓋動物、植物以及生活周遭的物件。長谷川祐子解釋,將展覽如此定位,是因為早在語言發明之前,人們已經通過眼神交流、肢體接觸和無意義的聲音相互理解。簡而言之,就是透過彼此共舞實現植物、動物和人類毫無隔閡的合作和交流。

長谷川祐子進一步表示:「萬物開始起舞,開始移動,開始連接,開始改變。伸手與人共舞,是作為全球問題參與者採取行動的第一步。金澤是禪宗學者鈴木大拙(D. T. Suzuki)和西田幾多郎(Kitaro Nishida)的出生地,他們非常重視相互交流的互惠性,我們希望藉由美術館,與自然及無形生命進行交流,成為一個包容萬物、分享智慧與生命的平台,讓人們感知生活的美。」

金澤21世紀美術館【DANCING WITH ALL: The Ecology of Empathy】Maria Fernanda Cardoso〈On the Origins of Art I-II 2016〉
金澤21世紀美術館【DANCING WITH ALL: The Ecology of Empathy】展覽現場
Maria Fernanda Cardoso〈On the Origins of Art I-II 2016〉
Photo: YUASA Akira

能登大地震後的新風貌

金澤21世紀美術館以其通透的玻璃採光設計聞名,但地震造成部分結構受損。例如奈及利亞藝術家Otobong Nkanga展出的挑高展廳,其屋頂玻璃不久前才修繕完成。這個特別訂製高度的展間,呈現四幅描繪了大地與海洋相互交織景象的大型掛毯,從生態學的角度講述了大地與水的故事,提醒我們的生存離不開水。一件高達12公尺的作品如瀑布般流淌而下,位於最頂部的〈Unearthed – Twilight〉和中段的〈Unearthed – Midnight〉勾勒出五顏六色的魚類和貝類成群結隊,恣意徜徉於珊瑚礁之間,呈現深邃且原始的海洋色彩;而最底部的〈Unearthed – Abyss〉則講述海岸故事,展示人類製造的漁網和塑膠靜靜躺在海邊的畫面。另一件〈Unearthed – Sunlight〉由3幅掛毯組成,分別表現地球不同時區的風貌,在炙熱的一片橘色中,燒焦、破爛不堪的樹梢從黃土中探出頭來,暗喻著人類與海洋的關係。

Adrián Villar Rojas這位來自阿根廷的藝術家,巧妙的運用大型天花板設計,覆蓋了地震後所留下的痕跡。宏偉的天花板壁畫〈The Theater of Disappearance〉是Rojas和他的團隊按比例複製15世紀義大利著名畫家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的部分畫作。在這幅畫中,可以感受到對生命的希望,這股力量正是要傳遞給能登大地震後在困境中的居民們,也象徵著東西方文化交融,為已被移除的美術館屋頂玻璃,注入新生命。另一件〈The End of Imagination I〉則是項始於2021年Rojas家鄉羅薩里奧(Rosario)的雕塑計畫,他利用「時間引擎」(Time Engine)的概念,創造出穿越時空的虛擬雕塑,運用手工和機械智能,並結合金屬、混凝土、土壤、玻璃、樹脂、廢棄汽車零件、回收塑膠和其他工業廢棄物創造出巨型時間引擎,互相交織的異材質,宛若一個活生生的生物體,這個物件也虛擬數千年時間跨度內的各種環境和社會現象。

金澤21世紀美術館【DANCING WITH ALL: The Ecology of Empathy】Adrián Villar Rojas〈The End of Imagination I 2022, The Theater of Disappearance 2017〉
金澤21世紀美術館【DANCING WITH ALL: The Ecology of Empathy】展覽現場
Adrián Villar Rojas〈The End of Imagination I 2022, The Theater of Disappearance 2017〉
Photo: YUASA Akira

匯聚科學性與實驗精神

在【DANCING WITH ALL】中繚繞著一股新鮮實驗室的氣息,但展覽在提案階段中,並不順利,原因在於有些人認為出自科學家、植物學家…等之手的作品,稱不上是藝術品,但在長谷川祐子努力爭取下,才得以讓展覽以更加新鮮的方式展呈。

哥倫比亞藝術家María Fernanda Cardoso帶來極具震撼力的影音作品〈On the Origins of Art I-II〉。Cardoso與蜘蛛學家、昆蟲學家、顯微鏡學家和微距攝影師合作,花了三年時間拍攝了八種澳洲差不多只有米粒大小的「跳蛛」,影片呈現蜘蛛的求偶儀式,雄蛛必須運用視覺溝通、魅力和耐心,才能被雌蛛選中。除了視覺可見雄蛛的豔麗色彩外,影片更收錄了特殊雷射振儀記錄下來求偶過程中的敲擊聲,音效師Andrew Belletty放大這些聲音,並利用震動物件增加觸覺層次,觀者可以站在展場影像前方放置的橢圓平台上,一起感受這股熱情的舞動頻率。 Olafur Eliasson的作品〈Memories from the critical zone (Germany-Poland-Russia-China- Japan, no.11)〉是2020年在東京當代藝術館舉行的個展而創作12 件系列作品中的2件。它們的產生過程漫長又具科學性,這系列作品是在經由西伯利亞鐵路運往日本的途中,使用一種可紀錄火車運行及搖晃的裝置和特製木箱,產生了隨意、多樣化的線條紀錄。Olafur Eliasson稱這是「與大地合作完成的繪圖」,此系列作品批判崇尚效率的資本主義,也暗示人類需慢慢透過接觸大地起伏審視自我態度的重要性。

巨型透明溫室〈Talking God〉亦相當吸睛,成為許多觀眾打卡之地。該作品是一組空氣淨化裝置,由佛羅倫斯大學的衍生公司PNAT(Project Nature)以植物研究為基礎概念來設計,不僅致力改善都市環境中的生活方式,亦希望引發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之間的相互交流。

日本藝術家AKI INOMATA作品汲取源生態特徵,包括非人類生物和大自然,她曾以3D列印的手法,為寄居蟹打造避風港,亦曾有結合珍珠牡蠣的作品。本次〈How to Carve a Sculpture〉主角則是海狸,她發現經由海狸啃咬的木頭形狀非常美麗,如同藝術家Brancusi或Enku的雕塑,並能使藝術家反思自己身份和藝術性的概念。

Inomata亦想強調自然主體的形象,所以委託雕刻家雕刻出人體大小(比原作大三倍)的複製品,大小對比形成有趣的對照組。

Kuniko Donen 〈Mōsō Bamboo: Cube 1988 / 2024〉金澤21世紀美術館【DANCING WITH ALL: The Ecology of Empathy】
金澤21世紀美術館【DANCING WITH ALL: The Ecology of Empathy】展覽現場
Kuniko Donen 〈Mōsō Bamboo: Cube 1988 / 2024〉
Photo: YUASA Akira

擁抱原始

與自然共存,也是【DANCING WITH ALL】強調的核心,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當下,人們更應該珍惜得天然資源。法國藝術家Eva Jospin的以紙板雕刻而成的巨型作品〈Forét Palatine〉、〈Forét Corinthienne〉融合了森林、洞穴甚至人工發展的建築元素,其作品神秘且具有故事性,並響應著紙張回歸森林的概念。

日本花藝師Kuniko Donen帶來〈Bamboo: Cube 1988 / 2024〉由大小不同竹子所捆成的立方體,是尾山神社(Oyama-jinja Shrine)台階上訂製的場景創作再現,觀眾似乎還能聞到竹子的香氣,也展現了大自然的簡潔與邏輯之美。

品牌YANTOR通過讓人們穿上他們的衣服,試圖為穿著者找到這股生活與布料之間的溝通。〈village traces〉計畫是由YANTOR和泰國北邊以植桑、養蠶和手工編織絲綢維生的部落Kim-Ma-Au-Suan Mon合作完成,為了此計畫YANTOR購買了村莊廢棄的的傳統服裝、舊衣服和布料,以及未經加工的絲綢,將它們重新組合、重新詮釋出服飾,上面充滿著因磨損而留下的髒污和刮傷痕跡,捕捉到非常貼近當地特有文化的服裝神韻,當布料逐漸融入空間,吸收到其傳統習慣跟文化,出現在生活的景象之中,也表述對時尚產業商業主義的批判。

此外,展覽還融入原始的藝術門類,例如北太平洋和非洲土著民族以及因紐特人的藝術,以及居住在亞馬遜的原住民藝術家,傳達人類與動物的關係、薩滿和舞蹈等主題,這些藝術以多種人性為基礎的宇宙觀,保留作品詩意性及純粹張力。

金澤21世紀美術館【DANCING WITH ALL: The Ecology of Empathy】AKI INOMATA〈How to Carve a Sculpture 2018-2024 (ongoing)〉
金澤21世紀美術館【DANCING WITH ALL: The Ecology of Empathy】展覽現場
AKI INOMATA〈How to Carve a Sculpture 2018-2024 (ongoing)〉
Photo: YUASA Akira

長谷川祐子的展覽告別曲

【DANCING WITH ALL】作為長谷川祐子館長任期內最後一檔大展,她與哲學家共同策展人Emanuele Coccia將展覽梳理得相當全面,藝術緯度更橫跨歐亞非三洲,可見長谷川祐子傾力注入的能量之多。她以「我是否有幸與你共舞一曲?」為展覽提出開放性的提問,賦予金澤21世紀美術館多層次和生命力。身為一位女性館長,一路走來的毅力和持續爆發力驚人,也一如她期許,美術館在這幾年中,藝術圈外的人產生更多共鳴與互動,與這座最漂亮的美術館共舞。

展覽持續至2025年3月16日,與此同時,金澤21世紀美術館收藏展第二章【都市漂流】也將展至2025年1月19日。

The Ecology of Empathy】展覽現場 PNAT〈Talking God 2021 / 2024〉 金澤21世紀美術館【DANCING WITH ALL: The Ecology of Empathy】
金澤21世紀美術館【DANCING WITH ALL: The Ecology of Empathy】展覽現場
PNAT〈Talking God 2021 / 2024〉
Photo: YUASA Aki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