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博會 Art Fair • 2022.05.31

2022年第三屆「台北當代」昭驗出什麼市場效應

台灣需要 台北當代 / 台北當代 更需要台灣

當代藝術新聞 / 策劃
圖片 / 台北當代、當代藝術新聞、耿畫廊、德薩畫廊、Carl Kostyál、EQUAL=等號

5月19日「台北當代」記者會瀰漫一股說不出的雀躍。原來,最大贊助銀行UBS已正式與「台北當代」簽訂新合約,將繼續成為這個藝博會的合作夥伴,為期5年。除此之外,2023年「台北當代」將會重回台北南港展覽館。就在這幾項攸關明年之後「台北當代」走向消息逐一落實後,更讓這個在台北舉辦了三屆的藝博會,更有底氣的向全世界宣告:「台北當代」已真正落實在台灣,並協手台灣走向世界藝博會平台。

台北當代聯合總監岳鴻飛 (左起)、瑞銀集團台灣區總經理陳允懋、台北當代共同創辦人暨聯合總監任天晉

為期四天的「台北當代」展會結束後,《當代藝術新聞》訪談了數十家參展的台灣及海外畫廊,這些畫廊的回答幾乎ㄧ致:「我們絕對會參加下一次的『台北當代』」。至於他們所表達的更深層的語彙如下:

Pascal de sarth:若想在台灣藝術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台北當代」應是必經之路。
耿桂英:今年「台北當代」無疑是暖身。我相信,明年會大大不同!
廖佐惠:「台北當代」是聯繫台灣藏家與亞洲的藝博交流平台。
佟立華:UBS規劃的VIP團,陣容華麗且都是深有涉獵的專業人士。
賈偉:台北,是我們一直都想好好耕耘的市場。
胡朝聖:今次「台北當代」體現世代藏家的交替現象。
林清汶:「台北當代」讓畫廊更能端視與修整自己。
谷浩宇:藝術收藏根本已宣告進入下一個世代!
沈耿立:「台北當代」讓二三代藏家本來就已存在的現象更被意識到。

 

《當代藝術新聞》並從受訪的畫廊,歸納出這次「台北當代」所引發的五點現象:
1. 資深藏家受制於疫情,今次消跡沒有進場,是最大的遺憾。
2. 新世代年輕藏家成為全場焦點。 喜於高調、願意曝光的新世代藏家,更樂於參與社交分享。
3. 海外畫廊充分感受到台灣藏家的學養素質,並對台灣藏家藝術鑑賞的熱情印象深刻。
4. 不管是台灣還是海外的畫廊,只要經營代理年輕藝術家,莫不在此次博覽會找到共鳴。
5. 台灣新世代藏家,對於來自全世界年輕藝術家新創作品不僅不排斥,相反的更投以激情的擁抱,鑑賞品味逐漸接軌西方國際。

2022年5月在台北舉行的「台北當代」藝博會,的確掌握到台灣藝術市場需要改變及藏家世代交替的時代節奏。並且藉助台北藝術產業實力,詮釋出亞洲藝博會的平台價值。這終不免會讓人想到西方諺語『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房間裡的大象』。指的是體積碩壯的大象在房裡,怎可能視而未見並刻意忽略呢?

耿畫廊

耿桂英|耿畫廊
今年「台北當代」是暖身 明年才是「超級年」

今年的「台北當代」是很值得被記憶的!在這麼艱困的時間點,依然能堅持推出,儘管國際畫廊最後來的家數相當少,對比過去總參展畫廊數量也銳減。可是,從南港移到市中心的世貿來舉行,我覺得是相當聰明的決定。當然,中南部藏家受疫情影響,都沒有來。甚至,我的藏家有七成是沒有出現,這點固然是遺憾。但,我倒不覺得這是壞事。因為如此,新的藏家衝出來了,且佔比相當高。而且UBS在台灣的客群均質相當好,這使得今年的「台北當代」讓我有機會接觸到新面孔藏家,同時也能有機會向對方介紹我們所帶來的藝術家。我當然會有點意見,對於「台北當代」主辦方現在將經營主力放在新加坡身上!以現階段來講,韓國市場已經被Frieze拿下,相對之下;「台北當代」應該更要專注在經營台灣市場。畢竟台灣藝術收藏底子深厚。今年「台北當代」能堅定原意如期推出,我認為非常正確。慣常來講,疫情絕對拖不過三年。不僅僅是「台北當代」;應該是整體藝術產業都在看好明年的「超級年」。因此,今年的「台北當代」無疑是暖身。我相信,明年會大大不同!

 

Pascal de sarth|de Sarthe Gallery
若想在台灣佔有一席之地 「台北當代」是必經之路

我90年代初就到台彎,在台灣有許多朋友與藏家,所以台灣藝術產業一直與我息息相關。台灣有非常多的資深藏家,「台北當代」理應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平台。這次雖然因為疫情無法親自到現場,但我觀察發現,目前市場投機氣氛佔據了主導地位,與以往資深藏家的品味和價值觀有所不同;這之中,與千禧一代藏家明顯增加有很大關聯。在「台北當代」我們推出林菁菁和麥影彤雙人展覽,取得相當亮眼的成績。而緊接著開跑的「香港巴塞爾」,我們除帶來林菁菁和麥影彤二人畫作外,還有北京藝術家鍾慰的作品,而且在香港展會第一天就完售!捷報下讓我更加相信,當未來疫情邊境重新開放後,協同效應將隨著藝術博覽會、畫廊、博物館和拍賣會的參與者的增加而恢復。我剛剛在5月紐約拍賣會上經歷見證過這種情況。我從1981年來到亞洲,11年前我在香港開設畫廊時,就意識到年輕一代中國藝術家正在創作一種不一樣的藝術。他們想突破界限、通過社交媒體、虛擬技術、環境問題和其他主題,表述不斷變化的社會。而我的畫廊正致力經營這些年輕藝術家,讓他們有更多曝光機會;我相信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我們所知道的藝術市場將會「過時」,年輕一代和技術發展將改變藝術的創造和消費模式。最後我想說的是,若想在台灣藝術市場要佔有一席之地,「台北當代」應是必經之路。

de Sarthe德薩畫廊 林菁菁、麥影彤雙人展

廖佐惠|思文閣
台北當代 是聯繫台灣藏家與亞洲的交流平台

過去幾年我們參加過不少亞洲各地的藝博會並與各地藏家交流。在這之中,我們了解到台灣藏家平均素質水平及接受度高、求知慾強,並且很願意花時間了解我們帶來在日本藝術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藝術家。在正面且積極的交流下,讓我們對台灣市場充滿信心,所以即使在疫情肆虐的狀況下,我們畫廊願意接受14天的隔離親自參與這次「台北當代」。就這次銷售結果分析,我們認為台灣無論是年輕一代或資深藏家都能清楚認知自己對藝術品的喜好,不會過份倚賴市場動向來決定收藏內容,算是相對成熟理性的收藏市場。這也顯示,若推出的展品能夠堅守「思文閣」視角的日本美學與文化內涵,呈現藝廊風格與品味,我們畫廊是有機會吸引到固定客群/粉絲。另外我們會根據「台北當代」的風格與客層的喜好,帶來合適展覽內容的作品。深耕台灣市場是「思文閣」中長期目標;「台北當代」或台灣其他博覽會不僅僅只是交易的場所,更是人與人對話交流的場域。這對於在台灣沒有據點的亞洲藝廊來說,「台北當代」是我們維繫與台灣藏家交流的重要平台,未來若有機會,當然會持續參加這個藝博會。

 

 

佟立華|卓納畫廊 David Zwirner 亞洲總監
參觀人數踴躍令人振奮 新藏家展現不同欣賞容度

今年「台北當代」應該受到鼓勵的。雖然我也聽到有些不同的聲音,但我還是持正面肯定態度。疫情依然嚴重的現在,參展畫廊無法像過去的多量,這是可被理解。而就算能夠前來參展的國外畫廊,也都必須重新將工作人員拆組、作品重新分配,才能兼顧到同一個時段有不同的藝術博覽會發生。藏家受困於疫情而大量缺席,這點;我心裡早有準備。不過,在這樣的時間底下,整體的參觀人數依然是那麼踴躍,可見疫情確實讓大家都悶壞了,也可見好的藝博會是被期待的。因為舊面孔藏家沒有出現,更也凸顯新面孔藏家的多數占比,畫廊相對就更能夠照應/導引到對作品有興趣的新藏家,他們能更貼近欣賞到作品細節。我發現,當中未必新藏家就只喜歡年輕藝術家作品。好的作品,還是最能打動人心的。另外,我真的要肯定這次UBS所規劃的現場導覽團,陣容華麗且各個都是這行業深有涉獵的專業人士,這讓UBS的貴賓更被尊寵,也能夠更深入認識作品,增添畫廊與貴賓間的面對面服務。

Carl Kostyál

侯韶宣|Galerie EIGEN+ART 柏林艾根畫廊資深總監
藝術家作品受肯定 這是對我們最大肯定

今年因疫情能夠到台灣來的國際畫廊相對有限,但讓我更能深刻感受到台灣藏家在均質方面有一定標準,他們對我們所帶來的藝術家作品,甚或是對歐洲當代藝術家都有相當程度認識與理解,眼光也很銳利。這與我過去認識、認知的所謂深度藏家有很大不同。基本上,年齡層普遍降低是最大差異點,這也表示,藝術產業已產生明顯世代交替,這現象勢必會牽動畫廊在推動藝術家方面帶來改變,除了能關注年長藏家的需要,相對會關切到年輕藏家的需要。再者與新藏家互動過程,彼此對藝術的共鳴感很容易建立,對作品的價格也都欣然接受。這點,你不得不說是拜資訊透明公開所賜。另外,我也有跟「台北當代」反映,應該將參展畫廊的引薦資料與推薦欣賞的作品…等等基本功課準備得更充足一點,以提供藏家或美術單位來作為參酌。我們很開心這次能夠來參加,相對的;我們的銷售成績也不惡,多位藝術家的waiting list也相當長。我相信,未來我們一定不會讓台灣藏家失望的。

 

 

Carl Kostyál|Carl Kostyál
我們絕對會參加下一次的台北當代

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台北當代」,緣起於我們對台灣本來情有獨鍾,尤其是我的妻子Katharine Kostyál在台灣耗費了很多時間進行藝術家研究,目前已經有許多台灣收藏家關注我們的計劃。這次「台北當代」,我們帶來代理的英國藝術家Felix Treadwell作品,Felix已經居住在台北生活和工作了一段時間,我們認為現在正是推出Felix個展時機成熟點。現場有點出乎意料的是,台北藏家反應熱烈大大超出我們預期,來自不同年齡層、背景和職業的人都對Felix很感興趣。疫情雖帶來種種不便,但生活仍在繼續運轉!我們基本上仍不斷的在實體藝術博覽會和我們在倫敦、斯德哥摩、米蘭…等空間推出展覽。對於我們的藝術家來說,有機會推出實體公眾可以參與的實體展演是至關重要的,所以無論疫情是否持續延燒,我們當時便已下定決心要來「台北當代」展出。最後,我必須說。台灣的藝術市場十分成熟蓬勃,這次「台北當代」的展會組織做得非常好,我們絕對會參加下一次的「台北當代」,並期待「親自」到台灣參與這場盛宴。

Galerie EIGEN+ART 柏林艾根畫廊

黃亞紀|亞紀畫廊
當藝博會流於制化 正統性展覽勢必越難有聲量

我覺得,這次「台北當代」很明顯已經走向歐美拍賣市場、上海藝博會的形式。現場作品愈來愈流行化、價格也都在2、3萬美金為主。主打流行性的藝術,甚至在IG流量上高的藝術家作品,這本來就容易塑造飢餓行銷,也很能夠讓多數年輕藏家買單,進而趨之若鶩願意成為候補等待名單。另外,我也發現有若干畫廊的作品與Art Taipei如出一轍,同樣也聲稱悉數售罄,這是否意味著「台北當代」與Art Taipei的客源重疊一致?我深深感覺,是否因為資深藏家這次受疫情影響來的比率較低,進而影響到現場高單價作品成交不易?進而停留在中低價位作品上呢!另外,從我本身的畫廊思考,這次經驗我確實感受到,在藝博會這樣的情境下,正統畫廊推出比較偏向於正統性展覽,確實是吃虧的。甚至比較觀念性、不具視覺表述的作品,都好像在整體性上較沒有聲量。假若這樣的慣性成為一種潛規則,那;也確實提供我或其他畫廊在因應未來藝博會戰略上的重新思考。

 

 

賈偉|馬刺畫廊
台北 是我們一直都想好好耕耘的市場

這次是馬刺畫廊二度參加「台北當代」,我們一開始就支持台灣這個博覽會。我甚至最後一刻還在為如何能親自來一趟台北做努力,但由於簽證問題,沒有能來感到遺憾。台灣是我們一直以來都想好好耕耘的市場,我們更願意與台灣藏家面對面互動,但疫情卻阻礙所有的進程,所以期待未來能加速兩岸藝術的交流,讓台灣藏家對我們畫廊有更多的認識。馬刺畫廊這次帶來侯子超、王加加、葉凌瀚及周軼倫等中國年輕藝術家的作品。而王加加作品是現場詢問度最高的,這當然與台北TAO ART SPACE曾經做過這位藝術家展覽有關,所以未來馬刺畫廊將持續在台灣展覽空間合作,共同策劃我們代理的藝術家在台灣的展覽。我們也帶來德國藝術家安塞姆.雷爾作品,說明馬刺畫廊不僅僅是代理中國藝術家作品,更願意以中國觀點來看待全世界當代市場的脈動。我們也一直尋找和台灣本地機構互動的機會,例如交換展。現階段亞洲各地舉辦的博覽會數量不少,我認為在思考博覽會國際化的同時,更應該想想如何與本地產生更多連結,才能凸顯每個城市博覽會的特色和優點。無庸置疑的我們會繼續參與下一屆「台北當代」。因為,我看好台灣收藏家實力及其對優質藝術品的辨識能力。

亞紀畫廊

胡朝聖|双方藝廊
世代藏家交替 彰顯當代藝術市場接收的斷裂現象

這次最大的感受是有二點:一、藏家世代交替已然成形。二、當代藝術被接收入徑模式出現斷裂現象。過去我們總以為接收藝術的渠道是美術館、畫廊。對90後、00後的世代,這個族群從小就生活在電腦覆蓋的時代,對他(她)們來講,接收藝術是不依循傳統進到美術館或畫廊,更密切從藝術博覽會、拍賣、時尚圈;以及資訊平台、同儕間汲取關於藝術的內容,也更偏好所謂潮流藝術。而這些潮流型藝術型態根本無暇也未必在意是否進入正規美術館體制作展覽,因為這樣的藝術根本在市場就已經屢屢價格創新高、常常供不應求了。在藏家世代交替的過程中,當代藝術被接收的入徑之所以會出現斷裂,就在這個環節。但我對這個現象基本上還抱持相當程度樂觀。我認為;新世代藏家欣賞、接收藝術方式是有可能會改變,年輕族群還是有可能會進入美術館、畫廊體制內,從比較學術性角度來觸及到藝術多元內容。博覽會讓更多人進來,勢必會帶起當代藝術相互學習、交融可能性。我想,這會讓畫廊制定參加博覽會的戰略有所因應與修整。

 

 

林清汶|采泥藝術
參與「台北當代」 讓畫廊更能端視與修整自己

今年中南部藏家都因為疫情關係沒有到場,我想這應該是許多畫廊都有提到的部分。另外,現場年輕藏家比重多,這也是今年很大的特色。我想,這多少也與UBS的貴賓有相當程度是屬年輕新貴有關。但,這些年輕新貴基本上都屬於是藝術新鮮人,與我們畫廊的特質是較為不同。我比較參加「台北當代」與「Art Taipei」的不同感受,兩個博覽會我們採取的參展藝術家都是6位,但兩個博覽會的屬性和客源不同,這次我就很明顯感覺6位藝術家在「台北當代」反而會相互抵銷力道,可是在去年「Art Taipei」卻不至於出現這種反彈力。因此,日後我會更明顯區隔兩個博覽會的呈現方式,「Art Taipei」是加法(或維持現狀)、「台北當代」則採減法,讓我們畫廊在兩個重要的博覽會上,都能有被注目的焦點。

馬刺畫廊 劉太乃攝於侯子超作品前

谷浩宇|谷公館
從默片跨入有聲電影 藝術產業整已翻至下一頁

今年「台北當代」給我的感受是,原來我們都還以為處在如同電影默片時代,唰;竟然就跨入了有聲電影!望向四周,藝術收藏根本已宣告進入下一個世代、也已翻到下一頁!這當中,不僅僅是藏家人口結構改變,也是作品的時代改變。這個轉變衝激出三個特質可被留意:一、對藝術審美觀趨向赤裸、直接,這與社群平台的工具化時興與普遍有相當大關係,進而塑造新世代對美學觀感傾向「立即」、「短」的消費速度。二、深刻作品是不會被掩沒,也就是說,新的藏家結構固然扭轉了消費趨勢,可是作品除了吸眼球之餘,難道深刻具有內蘊的藝術,就不再存在了嗎?甚或能同時兼具兩項特質的作品呢?藝術家處在這樣的轉換時代,更艱鉅考驗著自己出場的方式與創作的多層次精神;是否既能反映時代性元素,也能含蘊自己內在的思想刻度。三、每一個轉變都會帶來新的課程,也會有新的人進場。但我們仍舊可以期待深刻的藝術不單只是被放入時代進程;它同時也會具備永恆性。雖然現在時興的審美觀與我們不相同。我終不免會感觸,這時代好像每個人都想成為某種樣子,卻不是想成為自己的樣子…!

 

 

Marina Vranopolou|Dio Horia Gallery
向台灣所有朋友問好 我們明年再見!

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台北當代」,先前我們在台北已經建立了一群小而強大的藏家基礎,他們很堅持要我們加入這次展會。當然,亞洲當代藝術市場在世界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所以我們便決定放手一搏。這次帶來了Maja Djordjevic個展,她融合了古典構圖與數字風格渲染,完美表達了我們這個時代「巴洛克式誇張」畫風,所以我們認為在台北展出她的作品,在適合不過了。參加這次的「台北當代」,更是一次非凡的經歷!這個展位真火紅得名副其實,我們在此只有好話要說。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下,世界似乎在縮小,限制了潛力和大膽,「台北當代」除了讓我們有更向前邁進的動力外,也是絕佳的推展機會,讓我們能進一步探索台灣收藏群體。老實說,我們很驚訝,台灣藏家具有鑑賞藝術品的豐富經驗且知識淵博,他們更有不少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從年紀很輕就開啟了藝術收藏之旅,這次展覽讓我們對台灣藏家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雖然只有短短的4天,但我們已經與幾位不錯的藏家建立起了聯繫,希望進一步培養彼此關係。Dio Horia Gallery正在計畫與一群希望在「台北當代」展出的優秀藝術家合作。最後向台灣所有的朋友問好,明年再見!

沈耿立|EQUAL=等號
二三代藏家本來就已存在 「台北當代」讓這個現象更被意識到

我的畫廊是在2020年才創設,應該是「台北當代」裡,最菜也最窮的畫廊吧!這個之前跟張騰遠就已達成共識,不拿小件作品。原因純就展場呈現來看,恐流於零碎、不大氣。同時,價格也都在60萬台幣之間。我想藉此碰碰藝術家價格的天花板,到底有多高?就銷售情況,多數是新的面孔;有些甚至都還不認識張騰遠是誰!舊面孔藏家是有的,但他們有意願的作品都還是小件!今年中南部藏家都沒有出現,我自己中南部藏家一個也沒來!但我講句真心話,並不是因為中南部藏家沒有出現,才讓大家體認到新進藏家大量被看見!實際上,二三代藏家的出現,本來就已經存在,只是「台北當代」讓這個現象更被意識到!既然畫廊都已有二代接手,怎可能二三代年輕藏家不出現呢?這是一個平行時空,新畫廊、新藏家、新的藝術家,這是三位一體的共構關係。我覺得,二三代年輕藏家比你想的還現實!因為他們很清楚自己買到什麼?買到了嗎?時代轉變讓網路成為藝術產業很基礎的概略工具。藝術家可通過IG賣作品,藝術家是否有在畫廊辦個展,對於新藏家而言根本不是很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