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ukako Yamashita
山下有佳子
Art Collaboration Kyoto 總監

photo by Moriya Yuki
建立產業互享與互成 塑造城市行銷新典範
假如您是藝術人、如果您還沒有意識到「每年秋季尤其是11月是造訪日本的最佳時機」,那麼;很顯然您的藝術產業學得要再重修了!
其中造訪日本,除了有東京藝術週Art Week Tokyo之餘,最重要還是在短短三年間快速竄升為亞洲城市藝術博覽會引領風潮;且是文化風潮,而非只侷限在藝術風潮的京都ACK(Art Collaboration Kyoto)藝博會。ACK後來居上的因素:一、2023年將文化廳總部從東京遷移至京都,這個背景絕對是基礎。二、ACK 是由京都府政府及其在地組織、創作者,以及一些參與當代藝術推廣的私人機構與個人共同發起的。因此,這個藝術博覽會的創辦本身就是政府與民間合作的成果。其中幾位畫廊老闆都還在委員會裡頭。這裡面,幕後最大推手更是京都Mori Yu畫廊的老闆森裕一(Yuichi Mori)更是ACK的靈魂人物。三、京都府的大力介入與地產商投入,在行銷及硬體、資金的到位,ACK委員會全力提供技術、藝術產業人脈,充分達到動腦與出力密切配合。四、ACK的項目總監山下有佳子,讓ACK更上一層樓。
ACK 取得成功的幾個關鍵因素如下:一、找出並擅用京都古城的文化優勢,成為當代藝術與古典建構的新契機。ACK每年的策展主題既能反映京都歷史與文化;也能讓京都成為時代一面鏡子,讓古代與當代在這個時區巧妙結合。因此,許多當代藝術家的展覽並非是發生在藝博會現場,而是在京都的古寺廟、舊建築,這個衝撞意外造成視覺最佳和諧度。二、建立當代藝術產業共振互助模式。ACK異於傳統藝博會最大不同,它不在於量化畫廊參數,而是建立在日本畫廊要邀請一家海外畫廊作為配對。產業在這個行為過程是打破疆界、建立相互成全的共享,甚至展位都是互享,ACK大幅度降低展場開銷,採取類似裸空間的樣貌來呈現,沒有太多空間粉飾設計,竟也成為ACK空間辨識強烈特徵。三、保稅措施。國際參展商在這段期間都享有10%免徵銷售稅。四、不標榜高單價藝術品,以親和價位來增加受眾。
2024年才第四屆的ACK,精準掌握城市行銷的核心精神,藝術博覽會充其量只是一個介面,最重要是落在以文化行銷京都作為主軸,此舉徹底顛覆既定藝博會窠臼,吸引更多年輕世代願意來到京都,以另外一種方式發現當代藝術如何介入歷史、如何與環境發生關係。ACK不僅將人與人之間緊密聯繫凝聚在京都,也打造出只有京都才有的ACK。

評委其它入選名單
2024「最佳藝術經理人」項目,首度打破界線將非營利藝術機構也納入舉薦範疇,對整體藝術產業來說,營利單位或非營利機構都同樣對藝術推動功不可沒,能夠有機會將這些關鍵的主理人介紹出來,自然也是媒體應當要有的責任。
進入決選的名單當中,松美術館與X美術館、虹美術館對於當代藝術推動,尤其是展覽的豐富層次上,都是令人印象深刻。臺灣美術基金會所屬的藝術銀行,多年來始終扮演藝術品租賃的社會工作,常規性年度收藏,保持了藝術藏品的多元生命,也提供租賃的機關或私人公司有更多選擇。文心藝所與金馬賓館則在所謂公部門美術館之外,私人單位維持最具有彈性與敏感度個人收藏品位和展覽規劃,讓城市的藝術選擇權有了更新奇的視覺閱讀。金車文藝中心已經成為臺灣私人單位對於年輕藝術家扶持十分重要的單位,許多剛剛要進入商業體系的新世代藝術家首度個展;都有可能是從「金車」這個藝術夢田開始耕耘起。無論角色所產生的影響是如何,我們都很欣慰城市因為這些單位愈加襯顯得人文風景有了不同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