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焦點 • 2022.07.18

姚謙-從收藏看出兩岸藝術生態端倪

姚謙

鄭乃銘 / 專訪 作品圖片 / 姚謙 攝影 / 當代藝術新聞

「即便是到現在,我多數還是維持著在兩岸來去、居住的習慣;對一些現象觀察也體驗久了,我終究不免憂心忡忡處在今天這樣的一個開放性藝術市場裡,台灣藝術家的缺席;在現在與未來都會是個不得不嚴肅面對與尋思解決的問題」姚謙說。

姚謙的台北住處,畫牆取代了書架,成為一道道活體的美術進程歷史。

姚謙 不僅僅是一位收藏家

更確實一點講,姚謙;更像是兩岸藝術文化生態的觀察員。對於藝術的收藏,他絕對可稱得上是藝術嗜癮症的重度患者。他極度喜歡購買藝術品,可是,你問他如何去找作品?如何選作品?姚謙爽快的答稱「我跟著畫走」!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他更像是一位「星探」;一位能從眾多繁星中,找到他自己所喜歡的藝術家作品。 「我買藝術品,只有二個途徑:畫廊與拍賣會。尤其我喜歡回到畫廊去欣賞、選擇作品。時間久了,畫廊多數也會熟悉並習慣我收藏的作品路數,因此如有適合我的作品,我自然會比其他人早一些握得線索,能早一點欣賞到作品。當然,我下手相對比較佔到時機之先」姚謙說。

再問姚謙什麼樣的作品會打動到他?姚謙並沒有如預期點出具體線索。可是,姚謙夙來對作品裡的人文氣質有著極深的著迷,既然是對人文的抒懷有基礎概念,他自己也坦承「作品中地域色彩,往往也會是一件作品精神底蘊相當值得被探究的一環」。

徐冰
地書

畫廊分級化 愈顯運營性格內功深淺

話既起,我直接剖入重點問他:您對藝術市場倫理極端恪守,那麼,這幾年您一定也觀察到兩岸畫廊生態的丕變,在這個點上;您看到了什麼改變?姚謙說「嚴格講,我從90年代就開始購買藝術品,由於我在臺灣長大,自然對臺灣藝術家作品會比較先接觸。可是,我並不覺得自己與老一輩本土藏家的欣賞角度與收藏想法是一致的。以臺灣藝術家作品來說,地緣的關係,我自然容易解讀他們的作品,而中國藝術家作品地域性比較強,自然需要花時間去理解。但一路下來接觸不同時代的畫廊,我真感覺;畫廊有沒有深化去為經營的藝術家規劃一套良善的推展方針,這真的有差別。這差別是在於,畫廊有幫藝術家做到推展的內容功課,當藏家一開始接觸到就已經進入對這位藝術家忠誠喜愛,這些關於藝術家創作的資料、評論書寫…都會讓藏家對藝術家理解愈來愈往深層裡面走,這點;真的是有差」。

「同樣道理,當畫廊像藏家推薦或介紹陌生的新秀藝術家時,一旦有這些基礎的導入,等於是在幫藏家調整好角度來欣賞這位生面孔的藝術家」。「這些屬於畫廊的功課,在較早期兩岸畫廊勃發的時代,真的可以比較出哪家畫廊在藏家內心的孰輕孰重。臺灣早期某些畫廊做這樣的工作做得極好、很深,比如說;誠品畫廊、大未來畫廊,這方面的工作做得相當深透」。

「但我很實在的說,現在普遍多數的畫廊在這方面工作,已經弱化許多。依舊能維持相當好素質對於藝術家推展,例如;亞紀畫廊、也趣藝廊、伊日藝術、科元藝術,都是相當出色」。「中國以經營當代藝術為主的畫廊,例如;香格納畫廊、魔金石空間、站台中國、馬刺畫廊;都在這些工作做得相當周延」。

廖震平
關於繪畫
令詠

畫布油彩
53 x 45.5 cm 2020

中國當代市場竄燒
香港拍場絕對是最大推手

對於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興起,姚謙認為「中國當代藝術市場能夠出現,不得不歸功於香港拍賣市場的推湧。而香港拍賣市場能在中國當代市場興起大作用,我覺得;佳士得林家如厥功甚偉」。

姚謙認為,「林家如在面對中國當代藝術這個市場,所抱持的觀點是建立長期的市場戰略,而不是短暫效益。她花了很長時間去了解哪些位藝術家與哪個畫廊有合作?又有哪些藏家手中有這位藝術家的作品?甚至了解藝術家的作品量有多少?而且,林家如的想法是,擇定出來的藝術家作品要持續出現在幾場拍賣;不能只拍一次。這樣戰略就等於昭示作品好、市場有基本盤、價格本身是可預期性」。

「她將中國當代市場推向一個系統化市場運營戰略,同時透過梳理、研究深化藝術本身的質量,讓呈現在大家面前的不僅僅只是四大天王市場盤面,曾梵志、劉野…也都各個有相當好的反應。當這些基礎逐一被建立穩當,不啻等於告訴手中握這些作品的藏家有信心釋出」。「我認為,以今年春季越南藝術受到的熱烈效應,所運用的市場戰略也是一致。但,越南是很值得大家留意。越南目前的收藏尚未達到上限,儘管它已經有超越中國的跡象。可是,因為越南現階段的收藏還停留在現代,當代這個種籽儘管已初萌,藏家也開始收藏越南以外的當代藝術作品,不過由於越南的當代藝術還有送審制,某些主題依舊會受到管制的,因此是否能夠有外擴的可能性,現在講還有點早。但我倒覺得,越南的收藏實力搞不好在以後會把華人總和都拋下。畢竟,國家的經濟實在太強了」。

陳昭宏
朋友
畫布油彩
127 x 111.8 cm 1969
范揚宗
泳池系列— 白襪
壓克力、畫布 40 x 30 cm
2020

感度與經濟力
兩岸藏家在當代藝術入徑各異

姚謙提到「比較上,臺灣的藏家對海外華人藝術家方面較有關注,中國藏家則在20世紀華人這塊面較為熟稔;相對也更專注20世紀華人藝術家」。但他直陳「臺灣的美術館有一種特意與市場保持距離的作為,學術似乎對商業有股天生敵意,好像靠得太近就失去學術的中立性。但我覺得這真的是兩碼事」!

「比如說,這二年多來疫情蔓延,徹底崩壞了人的移動自由性,相對使得每個人有機會反觀自己與土地的關係。而美術館相對推出相當質優的專題性或個展,這些落點都與美術史有對接的展覽,的確吸引許多年輕觀眾進到美術館,重新有個機會認識老畫家的作品。可是,美術館還是沿用過去老套的模式來做展覽,停留在做美術編輯的概念,並沒有從時代節奏裡面找出新語言、幽默感和溝通方式來與年輕觀眾對話,我覺得相當可惜」。「我想講的是,藝術市場本來就是充滿著代代承續的因果,今天;年輕的觀眾無法從美術館展覽汲取相對性藝術質量,久了之後,當年輕觀眾有了能力,對這個產業的投入態度也就格外有限。從長遠的藝術市場來看,也就埋下中空現象」。「這樣的情態,在中國的美術館也是有相同情況。欠缺完整詳盡的研究素質,斷片式的內容,如果再加上目前多數人選擇的淺根性閱讀模式,對於藝術的本質或商業運營都會造成認識/理解的誤讀」。

周豊硯
自畫像
73 x 61 cm 2018
日野之彥
自畫像

姚謙接著又說「從兩岸當代藝術市場環境發展來觀察,如果把標的聚焦在西洋當代這個塊面,我認為;兩岸的藏家腳程是同步,可是中國有錢人投入顯然是較早的。中國對西洋當代的鍾情,多數集中在新世代藏家身上,這些人多數是自己賺了第一桶金之後,因為個人的興趣或有線索引導;甚是同儕可能有人涉入藝術市場較早,很自然就產生共伴性,激起對西方當代藝術的好奇與感興趣。但這樣的人也分成兩類,一類是持續有關注;但著眼點是在於投資。另一類則是只會買一線當紅藝術家一件作品,就歇手不再進取。因為,這類人目的只想取得社交認同」。「至於,在臺灣對西方當代藝術著迷的,多數集中在富二代身上。也就是說,老一輩的藏家對西方當代不是無感是不敢。畢竟,西方這個塊面離資深藏家太遠。所以,往往是因為二代有留學經驗,在國外也比較方便浸淫在藝術環境裡,再加上資訊平台開放,潮流所帶起的文化消費自然會多少有點涉獵。因此,在臺灣就普遍出現因為二代喜歡、家庭環境也許可,便塑造了這方面的消費趨勢。但確實比較起來,臺灣對於西方當代藝術的投入,在時間上稍稍比中國慢一點;消費能力也比中國年輕藏家的果敢能力低了一點。原因很簡單,可支配的錢還是在父母身上」!

杉戶洋 Hiroshi Sugito
火 172 x 182 cm
薩伊夫.加里波第
Susie Klasira# 8
202 x 195cm 2020

競爭力空轉 只會導致產業離現實更遠

講至此,姚謙情緒鬱鬱地說「亞洲的藝術市場變化很快,從拍賣公司的人事結構,就能看出新一波市場態勢已成形。過去,我們在國際兩大拍賣公司可看到專家多數來自臺灣,但現在看看;逐漸有了不同地域背景的人出線,甚至擔任主掌拍賣的拍賣官也都開始是年輕美女。再者,在拍品的內容上,臺灣藝術家作品明顯在這個已經開放的市場缺席,畫廊缺乏戰略、藝術家只想眼前的東西;難以激發強烈的競爭力,畫廊交易只要遇上200萬台幣作品就出現遲滯現象…等等因素,都讓臺灣在藝術產業競爭跑道上節節敗下陣。我們的文化主管機構當尋思如何對產業助益的建設,政府願意支持市場常態化,那麼產業自然能積極找到出口。否則,競爭力的空轉,生態呆滯的循環,產業的正規化也就離現實更遠」。

Charles Henry Schwanfelder
A greyhound in a landscape
oil on canvas 50.7 x 61.3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