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0.07

Fang-Wei Chang 張芳薇-臺北市立美術館副研究員暨館內策展人

當代藝術推手

張芳薇:機構策展人 必須更沉住氣…

鄭乃銘 / 專訪
圖片提供 / 臺北市立美術館

9月7日北美館秋季大展-張芳薇所策展的【在夾縫中行走】,在公眾日前一天先行舉行媒體預展暨開幕。記者會結束,例行由策展人帶導覽欣賞作品。個兒小的張芳薇被黑壓壓一群媒體給淹沒,只見她,站定、好整以暇盯著手上有些厚度的一綑紙張;聲起、清晰穩定帶著眾人目光進行作品的閱讀,此刻的她,沒有方才記者會語音略帶顫抖的緊張,面對她所熟悉藝術作品,她似乎已進入空手追風、靜觀出神境界。事後,問她:策展人幹嘛帶小抄上場?她竟然說「不是小抄喔!是大大字的大抄呢」!「我就是要轉移注意力呀!我就是不習慣跟媒體相處呀」!這話,道盡眼前這位資深美術館員的個性。但是…但是;能跟張芳薇聊天,聽她講講這些年來在美術館的工作,其實是一樁很幸福的事。

北美館【在夾縫中行走】展場

張芳薇毫不諱言地說,一開始【在夾縫中行走】這項展覽確實因應疫情而起。她提到兩個關鍵節點「行走」與「夾縫」,當疫情把原本眾人視為可隨意移動變成日常無法承受之重的時候,生活似乎啟動所謂有形的框架,「夾縫」的概念感受也愈來愈深,而所謂的「行走」不再只是一種動詞,它逐漸蛻變成為人在有限的基礎下,思及變通的多種「自應/自我適應」方式。於是她邀集了1960年代以後的28組跨世代的國內外藝術家,徹底從作品當中來選取她所定義的「行走」與「夾縫」。尤其她說,「多數的藝術家其實都具備原生地與異鄉的工作與生活經驗。另外在選作品,我很刻意去挑選藝術家個人面臨創作轉型接點上的作品」。張芳薇想透過這樣的基礎牽引出,藝術家在面視個人創作的瓶頸或面對轉換生活與創作場域的忐忑時,一如現在的我們面對新冠疫情所圈限的生活樣態,在某種現實與心理當中,在夾縫中行走;不單單只是因為疫情,更多是貼近生活的本質。

這終不免讓我會聯想到張芳薇與她的工作

臺北市立美術館創設於1983年,到今天已有39年,張芳薇在北美館就已長達20年以上。也就是說,她是見證北美館「如何轉大人」到「轉成大人」的階段。她無疑也體受過,臺灣的美術館從過去並沒有所謂策展人角色概念,到後來慢慢發展有所謂館內策展人,甚或是面對館外策展人有機會進入美術館參與展覽結構的時代。這過程北美館從1995年開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1998年起有台北雙年展,張芳薇從展覽組、雙展辦公室到教育服務組,不同部門的歷練,慢慢琢磨成為一位館內策展人。她說「當初之所以會申請到教育服務組的用意,完全是出自我個人意願。我並不認為在美術館是展覽獨大,無論是在展場或講員、觀眾,都是值得被重視的環節。我當初就是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面對觀眾,而讓自己站到第一線,相對也更能體受到另外層次的影響,不僅止於去做好一個展覽而已」。

張芳薇的話匣子 就這麼打開了

張芳薇說「疫情發生以來,北美館也遭遇過封館。這樣的經驗,恐怕是過去很難設想過的情形」。「這就好比提到北美館的改變,它在整體的組織結構上,也因為愈來愈著重分工精細的程度,部門所負責的事務都能成為該部門獨特項目,形成每個組都是有確定獨立的價值體系,跟過去我進剛進入美術館的時候真的很不相同」。「以前,我們往往有時間來觀察、訓練、養成一位新進人員的過程。如果以比較簡略的話講,早期美術館員是從1到20的環節都要做。現在的館員,則可以專攻所負責的單項。以前,你當記者來到美術館問展覽,你只要面對一位承辦人,她就能夠展覽構想、藝術家、保險、運輸、作品、主視覺、宣傳、教育活動…全都能得到答案。現在,因為講究分工與各自專業性,每個展覽所涉及的環節都有不同的部門來掌控,這就好比將一個展覽後台形成一個組裝的概念,由不同部門來串聯成一個外顯的展覽」。「我自己是從這個所謂1-20都要做的時代開始,好處是過去的養成讓自己懂得全面顧及的完整性。但現在的分工細,固然是專業導向,但它確實也會有些不是很理想的情形;也就是這樣的分工容易陷於各自琢磨缺乏橫向溝通,個人傾向只負責自己業務,比較不會養成與別人建立溝通與分享聯繫的習慣,這有時候就會造成這個部門與那個部門搭接不夠完善的情況。因為,別的部門可能未必那麼完整、清晰掌握另外部門的想法與做法」。「但我也不能說這樣的分工精細是不對,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進程,這樣的改變背後最終是要建立是更好的協調與專業服務」。

「你剛剛提到的館內策展人與館外策展人有何異同?因為自己從頭到尾都屬於機構內的策展人,我只能針對自己的角色跟你分享」。張芳薇說「我覺得,機構內的策展人首先應該先檢視的是自己的個性合不合乎這樣的體規,這也許說起來很抽象;但卻是相當實際的」。「機構內的策展人是一個比較不外顯的自我的角色。簡單講就是,畢竟美術館是個大機構,館長,是這個機構的負責人,當你在這個機構裡做事,好一點說,你有個靠山幫你頂著,不好一點說,你得要懂得收斂、壓抑自我。這不是說你不能有自主性或自我,更應該是,你必須更懂得自己在機構內,更需要的是溝通與互相理解。我個人覺得機構策展的重點之一是「公共性」—這絕對是機構策展人該要抱持的核心精神。另一個要點是「策展人」無論是機構內或機構外,都必須處理人的問題。人,絕對是最複雜最難也最需要互相處理的,但也可以是最單純的部分。另外擔任展覽策畫工作;尤其在機構內策畫展覽或是其他館務,必須學習降低個人主觀好惡」。「但我的意思,並不是擔任機構內策展人得要扭曲自己,而是應該放大一點來解釋,在藝術這個領域,最美好的部份就是能不斷學習。今天你要做的案子,可能是你個人專精項目或感興趣,自然心裡會非常興奮有勁。但機構工作者一定會遭遇需要承辦某項內容是極為不熟悉或自己沒有興趣的時候,但你還是得執行。所以,面對每項館務或面對不同藝術家的創作,對於機構內策展人來講,就是學習。」但張芳薇也認為,過去機構內的館員儘管每個環節都得學、都得做,但時間相對寬裕之下,每個人就比較能從不同環節裡學習。現在分工細膩、各有所司,但環境養成人的心性也變得不同了。現在的人被工作要求反饋的速度是撥快的,也許資訊的張羅很大量,但資訊並不等於知識的前提之下,學習所貫徹出來的質地與工作所培養出的價值觀也就不同。

張芳薇很巧妙引喻說「在機構內,地心引力——固然是常規。但你得多學習如何反地心引力」,這話有種一切都在不言即喻的了然,讓人更添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