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新聞 / 台北報導
圖片提供 / 葉蕓僖
葉蕓僖告訴我,大學四年;有三年是戴著口罩,同學與同學之間;最認得出來應該是對方的雙眼!上課,也多數必須要通過視訊…。
這話,道盡這位今年夏季即將要畢業的藝術新鮮人,在大疫三年的生活狀態,如果妳適巧是大學生恐怕都跟她境遇是一樣。在還沒有跟同學建立深厚同窗情誼之前,卻已經得匆匆說再見。她跟我講這話的時候,我同時腦子裡旋即浮現她2021年繪製〈Blue 2020〉及2023年繪製〈Blue 2022〉的作品,描述著對新冠疫情期間、俄烏戰爭、環境議題…的憂心與感慨。是什麼樣的時代,讓22歲的年輕人得以這般沉重方式來過度她的大學黃金時代呢?
席慕蓉那首詩《長路》,似乎頗能貼合此般情境。
『像一顆隨風吹送的種子,我想,我或許是迷了路了。這個世界,絕不是那當初曾經允諾給我的藍圖。可是,已經有我的淚水,灑在山徑上了。已經有我暗夜裡的夢想在森林中滋長,我的渴望和我的愛,在這裡像花朵般綻放過又隱沒了。而在水邊清香的蔭影裡,還留著我無邪的心。留著我所有的遲疑惶惑,卻無法再更改的腳印』。
我相當喜歡葉蕓僖在面對創作時,那份充滿著雀躍、好奇、憧憬;又略帶點怯生生的信心,而她態度則是相當客氣、謙和而教養極好。
這位資歷並不長的年輕創作者,喜歡多方面嘗試不同西方創作媒材,但最可喜的是,她花了相對功夫學習書法、水墨。但也正因為年輕,又不受美術科班傳統綑綁,葉蕓僖就像是現在90後年輕人,相當擅長與接受多樣性創作融合,也能充分運用圖像來表達內心所思。
她的水墨畫〈初〉就是從台北故宮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作為藍本,長軸一推開;她娓娓道出個人求學階段的行旅,景的鋪陳帶留下行旅的註記,也含蘊著對環境轉折的觀察與情緒。畫面上筆觸很穩、構圖更能看出她講故事的能力,放與收之間,畫面布局有自己想法,而不流於情緒的張揚。這份精神特質也能在她兩件名為〈Blue〉系列創作看出端倪。她很輕鬆駕馭藍色基本色調,卻能夠在單一色彩的清淡濃郁間取得平衡與所欲傳達事物的景序,一件是以盆栽與花的主體,來點化出疫情讓每個人都彷彿是受困在被侷限的地域空間,但反觀人的行動受到牽制,卻也意外讓大自然生長迫害獲得緩解。藍色,此時被拿來作為沉澱、安定、明心見性的心理轉介。另外一件則是拉大她對於這些年整個時代受到疫情、戰事、極端氣候;甚至土耳其大地震…等等事件所帶給環境種種連帶性破壞。這兩件作品讓人印象深刻的原因是在於,葉蕓僖在處理這些絕對超過她年紀應該負擔的社會議題,卻不會陷入過於表述性的控訴,反而通過筆觸的勁道來呈現空間遭遇的迫害與沉默;這一點,就直接跳開過於瑣碎的細節傳達,而能讓筆觸內歛來取代情緒的宣洩,也同時讓作品埋藏著更具有正面意識的提振。另外,她以扭曲的造型來取代植物花卉細細長長的莖脈,暗喻俄烏戰事無疑是人與人之間的意識糾結導致整個環境的受害。作品在指陳時事或社會議題的同時,她以象徵性事物來引導出故事內容,讓畫面如同超現實魔幻語境,儘管有些表現仍不免稚嫩,但創作在她心裡,顯然也像是一份書寫;一份溫暖有情的書寫。
葉蕓僖的創作異於同世代創作者,沒有動漫性人物造像,也沒有過於喧鬧的顏色,她更習慣通過類似水墨畫的留白來帶出畫面的清澈與層序,進而達到直貫議題的單純性表述。她關心環境生態、海洋保育、空汙,甚至戰事…,廣度相當大,卻也盡屬於沉重課題。問題是,她畫來不溫不火,冷靜且有溫度,安撫這些議題所牽扯出來的躁動情緒,相對也提供了一層靜思空間,這是相當值得提出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