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2021.11.08

點將錄-異雲書屋主人 陳維駿 Steven Chen

異雲書屋主人 陳維駿 Steven Chen

經營要知道Why   而不是How

江瑄/台北專訪    異雲書屋/圖片提供

「異雲書屋」座落於台北青田街,是個集人文精神與美學於一身,注重傳統文化美感及知識份子喜歡匯集的一方天地。「異雲書屋」主人陳維駿原為室內設計師,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二十年,涉獵領域包含文房雜項、家具、雕塑、書畫⋯等。其在美國求學期間,是雅昌藝術網首批會員,更是古美術網路交流的先行者之一;在偶然的因緣際會下,在台北開啟了這方與古今交融的滋養之地。本期《CANS藝術新聞》特別以「點將錄」欄目,邀請他暢談從ㄧ位設計師跨界成為「異雲書屋」美學空間主人的歷程,以及在時代的快速變遷下,如何營造一個具傳統當代視野的空間佈局,及骨董生意的當代經營觀。

異雲書屋 外觀

從設計到經營藝術空間
核心價值都圍繞著藝術與文化

從事室內設計、藝術收藏,到成立「異雲書屋」,陳維駿認為他其實都是在同一條道路上前行,10幾年下來的訓練,本質上都是可以貫穿的,那就是尋找美、創造美與傳遞美;就設計而言,設計師更多是提供業主解決空間問題,進而帶領業主提升美感並進入更精緻的生活。「從最初的設計,到長期收藏藝術品所累積的經驗,及後來成立藝術空間,這一路走來讓我可以做的更多元,更直接切入藝術的核心。」

談及藝術收藏需具備怎樣的條件與素質?陳維駿表示:「對於藝術領域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真心喜愛的熱誠,內心渴望追求更好的藝術品並且將其分享給社會,這會推動你走的更遠。」藝術具備非常多的學術性、探討性以及市場性。就市場性方面來說,可以與多方面串連,早在100年前的20世紀,藝術、金融以及生活已經相互交融。藝術跟其他行業都能兼融,其觸角及衍生廣泛,可以「跨領域」的合作機會非常多,像是時尚、金融、影視與餐飲⋯等。

陳維駿表示對於收藏古美術,「翦淞閣」黃玄龍先生對其影響不但深遠,更有許多值得學習的特質。首先,他對事業具有高度熱忱,如同日本匠人用一輩子來做好一件事,視藝術為一輩子的志業;再來是黃先生對於藝術高度的非常追求,或是說近乎苛求;對自己的收藏不斷精進與要求,先建構起收藏體系後,才會推薦給客戶。若反映在西方就像是藍籌畫廊,雖然經營的是當代藝術,但最後也成為「收藏型」的畫廊,兩者都對其事業投注相當的專注,顯示收藏與投資皆進入「良性循環」。最後,黃先生對於自己研究領域的學術探索更為專業,不只是知識面、更多的是實際收藏面,「這些概念在當代藝術或古美術領域,都是相通的」。

2018年【異雲香—異雲香方展】
2019年【硯墨志】

從收藏家、顧問到出書 步步到位

對於骨董的收藏,陳維駿最為人傳頌的就是他對於銅爐收藏的專業,他曾於2015年於天津博物館舉辦【吉金-明清銅爐特展】,呈現330件銅爐藏品,規模與系統皆相當龐大;其實,他從2014年開始,便擔任起北京保利拍賣的銅爐顧問,為北京保利舉辦7個銅爐專場的拍賣,帶起一波明清銅爐風潮。

「收藏靠的是緣分,而不是財力。」自2008年起,台灣老一輩宣德爐藏家開始逐漸釋出藏品,陳維駿逐漸建立了自己的收藏體系;到2010年時,王世襄的宣爐舊藏在北京匡時拍賣,一方面將宣德爐的藝術市場推上了一個高峯,另一方面陳維駿也將兩件王世襄舊藏納入囊中。「2012年,在我的宣德爐收藏體系逐漸趨近健全時,我開始著手整理《異雲》這本書。收藏是一件靠緣分的事情,它並不完全取決於財力,儘管我也一直有出書的想法,但也苦於藏品的不足,所以也沒有著手去做準備。」歷經數年的精心籌畫與不斷的探索研究,《異雲》在2016年問世。對於擁有藏家身分的陳維駿而言,更期望的是將自己的收藏羅列成為一本專書,但這並非易事。

他表示:「業界有幾本銅爐聖經,首先是 1996年楊炳禎先生所出的《金玉青煙》,當時在臺北歷史博物館展覽了書中的三百多件藏品,從宣德爐的、造型、皮色、款識種種進行了列舉。另外還有2000年洪三雄先生出版的《雙清藏爐》,以及2012年張明和何朝陽先生在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明清宣德爐》,都給了我不少啟發,讓我想嘗試用更多的角度探索宣德爐的相關課題。」由於設計專業背景,在出書的初期也一直在思考如何用藝術的眼光來呈現這些宣德爐。首先他想到的第一點就是攝影,在《金玉青煙》書中,每件藏品都只有一張正面照,連爐身變化的側邊照也沒有,款識方面只有一張單獨的小圖,爐底也並未有所呈現。「因此,我在《異雲》這本書中將這些缺失的信息儘量追求完善,並從攝影的角度提出新的審視觀點,我們努力將器物拍到最美,同時力求照片本身就是個可留下的經典之作。」這本書結合攝影、繪畫,以及全形搨這三個視角,三方同時鑑賞宣德爐。另外,在過去宣德爐的出版物中,只有極少數是使用英文出版,絕大多數的著作都只有中文版,《異雲》透過英文版本,同時開啟了歐美收藏圈對宣德爐的認識。

2021年【會心不遠】
2021年【花氣—亞洲花器集珍】

當代東方美學現在進行式

問及為何對於宣德爐如此著迷?也許是因為有室內設計背景的他,對於金屬器物有較為熟悉的好感,像青銅、黃銅、鐵器⋯等。收藏都是一個漸變過程,透過銅器、木器、漆器、玉器⋯不同媒材,貫穿東方美學的網絡,「透過每次不同的展覽所呈現的器物,如中國的瓷、日本的陶,我開始理解不同的美。藝術不論是收藏或投資,最終都會豐富生命!」陳維駿說。

今年五週年的「異雲書屋」,推出的展覽囊括多面相,包括當代藝術、古代美術、書畫、文房、茶香花器物⋯等。陳維駿說:「我們並不會因為推動的是東方藝術,便只局限於以水墨為載體的展覽,如今媒材已不再是最重要的分界,異雲身為亞洲的一份子,更聚焦的是探索文化母體下所衍生出來的文化藝術,因為藝術跟文化密不可分。」另外,異雲以「花」為主題嘗試貫穿古今,連結東西方藝術家來進行約5年的策展計畫,今年首次推出的【花氣—亞洲花器集珍】,旨在藉花來探索當代東方生活美學。

他特別提及了2019年【硯墨志】展覽,當時推出這個展覽是因為「異雲書屋」與幾位在黃山製墨的朋友,希望透過古法製墨,再現屬於中國本身高品質的墨品。陳維駿起心動念於2017年左右,當時拜訪了很多大陸及台灣藝術家,發現藝術家普遍使用的是日本的墨,這現象在已無人製墨的台灣尤為顯著,藝術家想找傳統徽墨,卻尋不到好的來源,故轉而使用日本墨。這使陳維駿因而開始尋找來自中國的好墨品。「我們如今能夠在故宮看到保存完善的古書畫,實要歸功到他們有好的絹、紙、墨,才能讓作品得以留存至今。當初也我也跟劉丹聊到這方面的話題,他認為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當中,墨跟紙相對來說最重要、硯跟筆只是輔助的工具,使創作過程更暢快淋漓,『墨』可說是保存中國藝術文脈最重要的傳承的載體。」

劉欣〈犧尊〉
紙本水墨設色、黑箔 96 x 192cm 2019

世代交替對藝術品的接受度遠超乎想像
必須快速、準確、有效的傳遞知識

回到2002-2003年,雅昌藝術網初始之時,陳維駿是BBS創始會員之一,雖然當時在美國,但時常越洋與各地收藏家交流,許多人天南地北地找貨,並在網上切磋,「我與目前中國收藏圈非常有名的多位人士在當時都是『網友』,我們彼此分享收藏的快樂、眼光與見解,並逐漸建立起了友誼。」這種情況其實與疫情下,人與人的交流方式有著接近的相似之處。

陳維駿認為不光是疫情之下,而是這幾年台灣新興收藏世代已經崛起,他們更多聚焦於當代藝術。當今的西方或是日本主流審美收藏系統,更多的是從他們父輩開始就有從事收藏,已有一定知識的積累,再加上年輕世代更善於網路資訊,他們對藝術品認知和學習程度,比想像的更為快速;中國大陸更不用說,年輕的收藏群體更加龐大,對藝術收藏的觀念、市場、金融投資⋯等都十分敏銳。

異雲接下來會更全面進行「數位化轉型」,其中包含在官網提供藝術品線上購買系統,此系統類比國際大拍賣行蘇富比與藍籌大畫廊,不單只給予藏家能線上購買的平台,還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讓藏家就算不在現場,亦能安心購藏;另外自媒體的部分,不論微信、Facebook或是Instagram,也都將投入更大的力度去經營。「除了基本工具外,應該以更簡單的思維及溝通模式來進行藝術知識的分享和傳遞」,在5G 時代的來臨,資訊量又大又急,大眾對於知識的渴望是非常明確的,知識成為能變現的一個好來源,如何在從5分鐘縮減到3分鐘到甚至是30秒的影片中,快速、準確、有效的傳遞知識,似乎成為必須學習的能力,能平凡快速而準確的跟大眾溝通是我們在這大洪流當中渴望做到的事。另外,若要邁向更國際化的視野,也需要做好長遠的計畫,「我們經營時,要知道Why而不是How或是What」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一件事情,其實是最具價值,「推薦更多優秀的國際藝術家到台北,我覺得這些都是現在就要開始做的。其實,當我們完全準備好時,年輕的族群自然會踏入這領域。」陳維駿補充道。

吳士偉〈萬珠煙雨〉
紙本水墨設色 93.5 x 63.5cm 2019

藝術經營者必備的三種能力:轉化、設計、傳播

陳維駿觀察到這10年來藝術市場出現了「世代交替」的轉變,「這不只是我們的挑戰,更是整個藝術市場包括大型拍賣公司都要面臨的問題!」陳維駿表示,應對方面必須保持思維彈性,不拘泥於過去思想,能夠快速嘗試應變方法及整體團隊的養成都是很重要的。

「我們過去客戶群體是偏好傳統文化及注重生活美學細節的一群客人,這兩年來年齡層有逐漸往下移的趨勢。在未來當然會更注重與年輕世代的溝通為發展方向,但同時也要保持對文化藝術探索的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出了當前經營藝術者須具備三項標配:「轉化力」、「設計力」、「傳播力」。在年輕人涉足較少、較淺的古美術領域,「轉化後創造流行」,是讓年輕世代進入這個領域的關鍵力量。時代驅使之下,創造流行是必須的。目前市場火紅的NFT就是轉化力的最佳實例,兼具融合與創新。「我們必須看得懂別的產業在做什麼,要有新的思維以及提出創新的能力,藝術創作者或經營者,都要走得比一般人還前面。」另外,目前設計已無所不在,設計可以是眼睛所見或是種體驗,設計力對各行各業的相當重要,藝術產業也不例外,尤其有著設計背景的陳維駿對這點,更是再三強調其重要性。自蘋果出了手機之後,所有手機外型都開始效法iPhone,「人是會被教育的、進而逐漸習慣某些模式及定律。」陳維駿:「設計不只是視覺上的,更多來自於行為模式,像是顧客旅程地圖、創造更多客戶新體驗的可性⋯,這也是異雲一直追求的核心力量。」

最後的傳播力,最簡單的就是溝通與策展能力。新世代需要快速且準確的溝通,像中國小紅書、抖音都發展得非常成功「異雲尋找具有傳統文化養分且具當代創造思維的藝術家,來用新的藝術語言和表現跟年輕世代溝通。」不論是藝術家推薦或是協助藏家建立收藏系統,大眾需要多面向知識的傳授,所以流行了好一陣子的podcast就是因為大眾想無負擔的隨時接收到他們想吸收的訊息,且可長可短。

我們可以看出陳維駿在收藏家、經營者、設計師三種身份切換的游刃有餘,且在品牌和收藏上開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而這條路不就是目前骨董圈大家在探索的文物經營當代化的思維,而陳維駿經營的「異雲書屋」早已經這樣做了!

周川智〈古韵今鑒系列1〉
油畫、蛋彩、木板、畫布、24k純金箔 64.5 x 30.5cm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