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中國新繪畫十大天價

新繪畫市場代際重構
年輕藏家對同世代藝術家作品
展現更強烈興趣

文/李孟儒

過去三年快速崛起的7080後新繪畫市場,如今似乎按下了暫停鍵。像歐陽春、王光樂、劉曉輝等曾炙手可熱的藝術家,去年開始出現流拍或價格調整的現象。7080後新繪畫板塊不再持續勢如破竹,而是逐漸進入調整期,並呈現板塊內部的輪動趨勢。與此同時,更年輕的85後至90後藝術家在100萬元左右的價格區間內仍不斷刷新紀錄。然而,在當前經濟環境下,藏家對藝術品的投入預算顯著縮減。針對現今新繪畫市場,特邀永樂拍賣現當代藝術部總經理田恒,分享他對當前市場動態深刻的洞察。

排名統計時間 2024/1/1 – 12/31

中國新繪畫藝術Top 1
仇曉飛
國營物
油彩 畫布
GD 中國嘉德 2024/11/18 Lot 239 300 x 380.5 cm 2010
RMB 21,275,000
中國新繪畫藝術Top 2
黃宇興
聖山有澤
油彩 布面
GD 中國嘉德 2024/05/11 Lot 323 200 x 300 cm 2017-2019
RMB 10,925,000

永樂現當代藝術於2024年的拍賣總成交額達3.17億人民幣,其中新繪畫專題全年總額達9122.7萬人民幣,占總體將近三分之一份額。談及如何布局這一整年的新繪畫專題,田恒指出:從原則上來看,新繪畫板塊的布局核心在於聚焦70後的重要藝術家,並以他們的重量級作品作為整體板塊的基石,確保專題在影響力與質量上達到高水準。這批核心藝術家的作品不僅在學術上具有高度認可,同時在市場中也具備穩定的表現,成為整個專題的關鍵支柱。在此基礎上,策劃團隊根據對市場的長期觀察與累積的交易經驗,結合藏家與機構的深入交流,進一步選擇具有學術深度與市場潛力的80後及90後藝術家的作品作為補充。這些新生代藝術家的加入,不僅豐富了專題的層次,還為整體結構注入了新鮮活力與可能性。這種主次分明的布局策略,確保了專題在穩固核心的同時,兼顧多元性與未來發展潛力。

中國新繪畫藝術Top 3
陳飛
目露凶光(雙聯作)
壓克力 畫布
GD 中國嘉德 2024/11/18 Lot 216 
190 x 200 (2) cm 2010-2011
RMB 8,280,000
中國新繪畫藝術Top 4
黃宇興
熔流
壓克力 畫布
YL 永樂 2024/06/22 Lot 8069 
315 x 1050 cm 2015
RMB 7,820,000

黃宇興 穩居市場頭部的頂流人物

在當前新繪畫市場中,黃宇興無疑是一位舉足輕重的核心藝術家。他的作品不僅在學術界備受推崇,還在藝術市場中展現了強勁的吸引力。田恒分析,黃宇興的市場成功與其學術地位的鞏固、作品的稀缺性以及市場需求的強勁緊密相關。他的重量級作品〈熔流〉,以其重要參展與收藏記錄,成為市場上高度競爭的藝術資產,以782萬人民幣成交,名列中國當代藝術拍賣年度成交Top4。田恒進一步指出,黃宇興的作品之所以受到高端藏家的青睞,不僅因其具備美術館級別的規模與代表性,更因其穩定的拍賣成交率與成交金額。2024年黃宇興作品共58件上拍,45件成交,成交率76%,成交總額為8190.5萬人民幣。

上榜的藝術家除黃宇興外,還有仇曉飛、陳飛、陳可、歐陽春與王光樂,往年的常勝軍賈藹力、郝量則首次跌出榜外。田恒認為這是現實的市場因素造成的,最主要的問題在於沒有合適的作品,徵集上特別困難。由於他們的收藏客群皆為高階專業藏家,這些藏家釋出重要作品的週期會更長。再加上他們屬於7080一線高單價藝術家,創作量亦較少,他們的作品在市場上較少出現是正常現象。

然而,2024年後整體中國藝術拍賣市場進入調整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新繪畫市場。田恒認為,經濟調整促使買家在購藏藝術品時更加謹慎,普通作品的流拍率有所增加,高端藏家對優質作品的需求卻未有減弱,反而更加專注於那些具有學術深度和市場價值的創作。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作品的分層現象越發顯著:頂級精選作品仍然吸引著資深藏家的目光,而普通作品的市場表現則顯得乏力。

中國新繪畫藝術Top 5-1
王光樂
水磨石 2004.10-11
油彩 畫布
GD 中國嘉德 2024/05/11 Lot 311 200 x 200 cm 2004
RMB 6,900,000
中國新繪畫藝術Top 5-2
陳可
草垛上的小丑
油彩 畫布
GD 中國嘉德 2024/11/18 Lot 235 180 x 350 cm 2011
RMB 6,900,000
中國新繪畫藝術Top 6
陳可
植樹
油彩 畫布
XLA 西泠印社 2024/07/13 Lot 766 180 x 350 cm 2010
RMB 6,325,000

市場焦點將逐步轉移到80後藝術家

目前來看,70後藝術家在二級市場的板塊已經相對成熟。名單結構、影響力以及市場號召力已經形成較為穩定的格局,甚至可說已達到一定的品牌化程度。然而,田恒仍認為少數優秀的70後藝術家有機會進入市場的一線梯隊。

隨著70後藝術家市場格局日漸穩定,市場的焦點正逐步向80後藝術家轉移。對於70後藝術家而言,特別是名單內頭部的約15位藝術家,他們的重要作品現今徵集難度極大,目前市場需要不斷進化與重構增長點。在70後藝術家板塊進入穩定期甚至調整期後,自然而然的,市場會將目光集中到下一波具潛力的群體,即80後藝術家。相比之下的90後藝術家在經歷了一波市場熱潮後,熱度有所降溫。這主要是因為90後藝術家的職業生涯和市場表現仍處於較為初期的階段,他們在二級市場的影響力尚不足以形成穩定的板塊結構。

反觀80後藝術家,特別是85年前出生的一批人,大多處於40歲左右的黃金創作年齡。在一級市場上,他們已累積了相對穩定的學術與市場基礎,這些沉澱遠比90後更為成熟。然而,在二級市場,80後藝術家的表現仍處於相對活躍且未完全成形的狀態。目前,這一群體尚未形成明確的市場結構或核心名單,整體呈現出一種動態且混沌的局面。這一現狀為市場提供了更多梳理與挖掘的空間與機會。因此,在接下來的新繪畫板塊成長過程中,80後藝術家將逐漸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並逐步擴大其市場影響力與號召力。他們的學術深度、職業沉澱以及市場潛力,將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進一步推動這一板塊的發展。

中國新繪畫藝術Top 7
歐陽春
國王山之一(三聯作)
油彩 畫布
GD 中國嘉德 2024/11/18 Lot 237 
190 x 130 (3) cm 2006
RMB 5,750,000
中國新繪畫藝術Top 8
王光樂
水磨石 2004.4-6
油彩 畫布
PHI 富藝斯 2024/11/25 Lot 18 
180 x 150 cm 2004
HKD 4,826,000

代際轉向與二八效應 新世代藏家的市場驅動力

無疑的,現今新繪畫板塊亦吸引更年輕的收藏群體,尤其同是70後、80後和90後的藏家。這些年輕藏家表現出對同世代藝術家作品更強的興趣,因他們與藝術家共享相似的價值觀、世界觀和對當代時空環境的體驗,這使得作品的情感和視角更易產生共鳴。相比之下,50後、60後的藝術家與藏家群體更注重宏觀視角,聚焦於歷史與社會議題;而70後以來的藝術家與藏家則逐漸轉向個體經驗,關注個人的情感、記憶和私密體驗。這種代際轉向不僅影響了藝術創作的風格,也改變了收藏群體的品味與購藏策略,進一步推動市場關注具有個人化特質的作品。這一轉變對市場的影響顯而易見:與這些代際藝術家相關的作品成交頻率和成交率不斷提升,市場影響力與日俱增,成為當前藝術市場的重要趨勢之一。

新的一年,中國新繪畫藝術市場將繼續向「二八效應」靠攏,高質量作品的需求仍將不斷擴大,這對藝術家的創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田恒建議:「在這樣的背景下,藝術家需要通過參展、出版和學術合作等方式鞏固自身地位」。這種平衡學術與市場的能力將成為藝術家長期發展的關鍵,強化作品的學術深度是吸引高端藏家的核心,而貼近市場需求的靈活創作則能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中國新繪畫藝術Top 9
黃宇興
海闊-天空
壓克力 畫布
C 佳士得 2024/09/26 Lot 1 
200 x 150 (2); overall 200 x 300 cm 2016-2018
HKD 4,788,000
中國新繪畫藝術Top 10
陳飛
荒山
壓克力 布面
GD 中國嘉德 2024/05/11 Lot 320 
240 x 150 cm 2010
RMB 4,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