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貝浩登香港及上海總監 朱瑜
學術和市場雙管齊下取得佳績 貝浩登盼與藝術家共同成長
李孟儒 / 採訪 貝浩登 / 圖片提供
貝浩登畫廊於2012年入駐香港,其香港空間作為畫廊在亞洲的首站,迄今為止已舉辦70場展覽。本次特別專訪到貝浩登香港及上海總監朱瑜,來揭開陳可與貝浩登相遇的序幕。朱瑜表示,香港空間是貝浩登和亞洲藝術市場與亞洲藝術家聯結的第一個紐帶,想與中國藝術家保持更深層次的溝通和交流,並成為中西藝術的橋樑。「那幾年我們拜訪許多中國藝術家的工作室,在此過程中認識了陳可。而她在貝浩登的首場個展【夢·露】是於2016年落地,但實際上從2014年便開始接觸和溝通,整個展覽從確認意向到實施經歷了兩年的時間。」
排名統計至2021/11/30
善於將個人心情 映射女性肖像主人的世界
朱瑜剖析陳可創作的四大階段:2005年至2006年,陳可從川美畢業到北京,成為「北漂」,當時作品有種「向內尋找」的感觸,女生的心緒和白日夢,青春歲月記憶都鐫刻在她的創作中。因此,陳可在該階段也被評論為「卡通一代」。2012年,陳可初為人母,她開始聚焦女性肖像,如弗里達、夢露、無名的詩人等等。2016年貝浩登為她舉辦的個展中呈現了對夢露的階段性思考,她敏銳地捕捉到了夢露的精神世界,將一個脆弱、真實而完整的夢露呈現於觀眾面前。
還有今年(2021)6月陳可新個展【包豪斯女孩 / 房間】,其繪畫又達到了新的高度。朱瑜闡述其創作動機來源於一本名為《包豪斯女孩》的影集,書的封面印有一行小字「致敬女性先鋒藝術家」。此書記錄了曾就讀包豪斯學院的部分女性學生的黑白肖像照,以及簡單的生平經歷。陳可被這些女孩子面向未來的面孔所打動,從她們身上似乎看到自己二十多歲時的影子,也看到女性與周遭環境磨合的艱難歷程。正如陳可所說:「我想要轉譯這些面孔,詮釋生命的短與長,時間的快與慢。」展覽中的作品均創作於2020年至2021年,陳可勾勒出她所推崇的女性價值、選擇權、去柔弱、內心獨立以及創造性。此展亦在國內外收穫了驚人的回饋。朱瑜補充道:「這次展覽邀請到陳可的好朋友周翊擔任策展人,他也策劃了2016年的陳可個展【夢·露】。周翊和陳可皆參與布展,我們為展覽定制了特殊的牆面,在開展前親自調油漆粉刷邊框,也一起商量對展覽佈局進行調整,甚至最後決定『歪著』掛作品。作為陳可的夥伴及好朋友,我們相信良好的合作一定是基於彼此的信任,站在朋友的角度去理解陳可的創作,會更懂她。」
一級市場至二級市場的過渡
朱瑜指出:「陳可是優秀的藝術家,我們會站在專業角度為其職業生涯和創作實踐提供建議和支持,也會認真聽取藝術家的想法,進行配合。」今年巴黎FIAC藝術博覽會,貝浩登展位上呈現一張陳可目前尺幅最大的〈包豪斯女孩〉作品,此作最後被荷蘭最大的私人美術館沃林登博物館(Museum Voorlinden)收藏。陳可的一級市場表現非常穩健,在學術和市場的加持下,其拍賣記錄也屢創新高。但朱瑜站在代理畫廊的角度說:「我們職責是為作品找到最合適的藏家,希望好的作品能在好的藏家手中保留長久;因此,我們對藏家的興趣向來謹慎對待。現正在接觸國內與國際美術館,籌備陳可接下來的機構個展,希望和藝術家一起成長。」朱瑜最後透露,貝浩登巴黎明年第二季度將策劃一個肖像群展,屆時會有陳可的最新作品展出;而她在巴黎空間的個展目前安排在2023年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