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龍美術館 一場史詩級收藏的時空對話
CANS藝術新聞|整理
文字、圖片|龍美術館提供
3月21日傍晚,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天地大觀——跨越時光的文明印記】隆重揭幕。這是大收藏家劉益謙收藏30年,首次將中國骨董類藏品做一次系統性的梳理。此大展集結約200件(套),從商周至明清的館藏珍貴文物同時展出。眾所周知,劉益謙的收藏邏輯喜愛奪人之美,是鎖定了就不惜代價的狼性收藏,這讓他在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更創下不少的驚奇紀錄與流量話題。而這些跨越時空,不同年代、品類,熠熠發光的超級明星將同時在龍美術館亮相,在華人收藏圈已是未展先轟動。
開幕當天來自北京香港各地的藏家,共同見證了這神奇的時刻。首先龍美術館館長王薇介紹:「1992年前後我和我先生劉益謙開始收藏,如今有30多年。每一件藏品的收藏,從其藝術價值到歷史價值都經過了精心甄別,尤其對中國傳統藝術,更是注重其傳承有序、源流清晰,這些藏品也串聯起了一個個獨特的收藏故事,延續至今。展覽期間我們出版兩本畫冊,一本瓷器專輯,一本雜項專輯,囊括本次展覽的所有作品,以及一些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展出的藏品,希望對大家理解展覽有所助益」。接下來中國嘉德創始人、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升致詞後,浙江省博物館館長紀雲飛、佳士得亞洲區主席 程壽康、蘇富比亞洲區主席、中國藝術品部國際主管及主席仇國仕先後致詞;最後劉益謙與大家分享了30年來收藏的心路歷程以及此次展覽的構思。
龍美術館創始人、展覽總策劃劉益謙感性表示,「龍美術館開館已經12年了。這12年來,發自內心的說,對所有的藝術品,最感愧疚的就是我今天做這個展覽的藏品,很多作品我從來就沒有展出過。我憋了十多年,一直在想,龍美術館這樣一個建築、這樣一個空間,這麼大一個空間裡面,怎樣去展現一件小的東西,這是我想了很多年的。一直有這樣的衝動,想給這些藝術品有個說法,同時也給我自己有個說法。所以這個展覽的前提是,所有的、原來是專業的,一個不用!我們要重新建立一支我們自己的團隊——用另外一個角度、另外一種想法來體現我們三千年文化,能夠穿越時空,來到現在這個社會環境裡面、來到現在這個建築裡面,它同時也是能代表未來的。所以我跨界找了這次展廳的設計師,是著名的建築師林宏俊,這是他第一次做展廳的設計。我跟他說要做這個展覽設計時,他說,我不是這方面專家,我不專業,而我要找的就是不專業」。「佈展的這幾天我才體會到什麼叫一個導演。我這兩天,口袋裡一直放了一支筆,這裡要動一動、那裡要弄一弄、這裡高了、那裡低了……我像個導演一樣天天坐在那裡,搞得腰疼又復發了!但當我們初步完成布展時,聽到員工說很激動,很想哭。為什麼想哭?不是看到這些展品,而是看到我們在這樣的空間裡面,做出了我們想要的感覺!」、「收藏是私人的,但文明屬於所有人,三千年時光的厚度,終將化作展覽中一器一物的靈光。」
最為有趣的是,開幕儀式上有四隻靈睿P1機器狗助陣,它們行動自如的身姿展現了現代科技的高度創新。科技守護文明,創新連結未來。機器狗是當下文明的見證,文物是凝固的歷史,兩者跨越中國文化3000年時光在龍美術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由這個不專業團隊決心要顛覆傳統展覽模式設計的展場,加上外界號稱市場價值80億人民幣的華夏瑰寶,這場令所有人嘖嘖稱奇為之驚豔的視覺宴饗,著實讓人嚮往。本刊特別專訪策展人劉益謙、展場設計師林宏俊,帶領著大家一同進入劉益謙、王薇【天地大觀——跨越時光的文明印記】的異想世界!
【天地大觀——跨越時光的文明印記】
2025/3/22 – 6/29
上海龍美術館 西岸館


劉益謙
龍美術館創始人
要特別感謝,這麼多朋友今天來到龍美術館來參加【天地大觀】這個展覽。 前兩天晚上布展的時候我還在想,一個初中沒畢業的我,怎麼會走上藝術收藏這條路?可能是上輩子破壞過這些東西或損壞過這個東西,我也講不上來。講到今生,今天我能走上這條收藏之路,跟東升大哥的嘉德拍賣有相當的關係,因為我受惠於嘉德許多,相當是讓我走上了一條比較正確快捷的收藏之路。
我做這個展覽就是要顛覆。
顛覆什麼?顛覆傳統的模式。
我們要在一個美術館結構的大空間裡,展出骨董類別的小東西;同時要讓人們感覺到中國上下三千年的文物,它可以穿越時空、也很時尚。
為什麼說時尚?這個展覽,除了前面兩個甲骨文展品,我們佈置了八個三角形的玻璃透明展櫃,類似中國的八卦方陣。其中一件戰國 青銅錯金銀崁琉璃乳釘紋方壺,上面的格紋乳釘就神似LV!我笑笑說「LV包包的原版在這裡!」
我告訴展場設計師,定要把自己放飛,不能只侷限於習慣的原有模式。我初中沒畢業,就能搞收藏了,你就放飛自己,想像一下能怎麼做。
後來他跟我聊多了,設計師跟我說:我當年就是想學考古的,我爸媽說學考古賺不了錢,所以就做了設計。
我每天都在現場,他感覺我好像搶了他的生意⋯哈哈。昨天我們弄到凌晨一點半,因為要親自擺放展品,我還比他晚走一個小時,到凌晨兩點多才走的;這段時間有時凌晨四點鐘才離開館裡。
回憶起1月12號,我第一次跟龍美術館開會。我們這個展覽之前,畫展展到3月9號,撤展要三天,3月12號才交給我們,所以整個展覽佈展就只9天時間。扣掉前面畫圖規劃,實際工程時間只有6天。
老蔣,是幫我們房地產項目做裝修的,他很敬業。說心裡話,老蔣、林設計師都不敢得罪我這個金主,但他們跟我說「設計裝修再怎麼也需要兩周時間」,但我這邊21號就要開館了!後來他跟我說10天,我跟他們說你有毛病,22號展覽就開了!我們的確做到了!這就是大家今天所看到的「天地大觀」展覽,我們實際上只用了6天完成所有的裝修暨佈展。


陳東升
中國嘉德創始人、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
這是益謙兄弟一生中最光彩的一個時刻,他用了30年齊集5000年文明之精華。 我剛看了展覽,可以跟世界上任何美術館、任何博物館、任何中國五千年文化瑰寶的展覽比肩,這是我的感想。我也看到了一個偉大的收藏家,對民族文化的這份熱愛、這份執著。 說十年磨一劍,益謙兄弟用了30年,給社會展示了他對五千年文明的這樣一種膜拜、這樣一種敬仰、這樣一種胸襟、這樣一種虔誠……我很感動。
我想在這種時候,竟然還有這種勇氣,來辦這樣一個大展,我認為這是時代的需要。我們在座的各位朋友可以美談、可以相聚,從四面八方來,從香港來、從國外來、從北京來……,然而我也是專程飛過來參加這次收藏盛會的。
我覺得這個時候太需要這些了!全世界地緣政治的變化、百年之大變局、經濟高速增長正進入轉軌,人們情緒都受到各種影響,所以在這個紛繁複雜多變,充滿挑戰的環境下,能有勇氣舉辦這樣一個大展,我覺得這就是正能量,這就是社會需要的。所以我為益謙兄弟這樣一種勇氣,感到驕傲和欣慰,特別送上祝賀。
這個展覽一定會獲得巨大的成功,因為我受到震撼、受到展場佈置、展品的感染。在此向益謙兄、向王薇、向龍美術館致敬。還有感謝四面八方前來的朋友,謝謝大家。

程壽康
佳士得亞洲區主席
我不會講太多,我也不是專家。說老實話,這個展覽有多好,也不用我來說了。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劉總龍美術館的展品背後的故事。因為以前很多人都覺得,收藏是一種非常高不可攀的一種行為。但是劉總透過他幾十年的表現,他的言論,讓我們覺得其實透過他所講所做的一切,帶給我們很多的收藏八卦,很多的歡樂,當然也有很多的苦痛。但是我覺得是好事,收藏就是個有血有淚的一個故事。
二十年來,都是上帝對我比較眷顧,給我一份藝術拍賣的工作。也感謝劉總、王館長多年的支持,養活了我,養活了佳士得,養活了我的一家人,還有我的花紅!他媽的,他媽的,劉總生氣就罵人,其實他是大好人,收藏更好,這次「天地大觀」展件件都是拍賣名件,值得大家鑑賞。
仇國仕
蘇富比亞洲區主席、中國藝術品部國際主管及主席
感謝劉總和王館長邀請我今晚發表幾句話。在接下來的時刻,我們將有機會欣賞到當代最偉大的中國藝術品收藏,這無疑是近代最重要的一次藝術展覽匯聚。
這不僅僅是一場經典傑作的收藏展,能夠近距離欣賞道過去15年間拍賣場上所創下紀錄的珍品。更重要的是,這個收藏之所以卓越,並不僅僅因其作品的價值,更因其所散發出的獨特能量。我相信,熟悉劉益謙先生的人一定明白,這種能量正是來自於他個人的特質。
在我看來,劉先生在許多方面都體現了道家哲學的「哲人」形象——充滿自發性、瘋狂、混沌,卻又蘊含著真理。許多關鍵的收藏決策,他都是憑著直覺做出決定的,這些收藏品並非單純經過理性分析而構築,而是發自內心與本能的選擇。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他缺乏學術背景,更是多年來對中國藝術的研究與熱愛,無疑這些展品呈現堅實的基礎。
我認識劉先生已有二十多年,並榮幸能夠稱他為朋友。可以說,沒有他,我在蘇富比的職業生涯將會截然不同;他對中國藝術的貢獻無法估量。我記得在許多關鍵時刻,我都會在最後一刻打電話給劉先生,請他出手競拍重要作品。不只是我,連那位「壞傢伙」(哈哈⋯指某位在場人士)也曾是如此。我們並非出於無奈才找他,而是因為我們知道這些藝術珍品,唯有劉先生才是最合適的守護者。所以,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向劉益謙先生傳奇收藏致敬,也向這場非凡的展覽致敬!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