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9.05

專訪 全民書法家張炳煌

乘興而來─張炳煌書法大展

從《每日一字》到研創《智慧e筆》
一生志業傳承書法文化

文 / 田本芬

在國際享有盛譽的台灣知名書法大家張炳煌教授,年輕時對書法藝術便充滿熱情,並首開先河將書法藝術帶到電視螢光幕前,從1981年起在台灣三台聯播電視節目上主講「中國書法」及「每日一字」節目,揮毫示範長達二十五年。30多年來每年在總統府前主持新年開筆大會及在全台推動的春聯揮毫大會等活動,令人印象深刻。多年來在國內外演講交流,如近期在故宮南院的專題演講,對於書法的展進極有貢獻。並曾於日本、臺灣及南洋各地舉行個展十餘次,對漢字文化圈的華人文化極具影響力。他將傳承書法文化視為一生志業,多年推動e書法更是全球獨創的台灣之光。

大家認識的張炳煌,最記得的是他在【每日一字】書寫標準國字的畫面,許多人都會說是看著這節目長大,幾十年來在書法的努力,一直名聲不墜。到近些年大家最深刻的印象,應是張炳煌研發數位e筆,將傳統書法引領至數位領域,深受國際間重視。以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而言,絕對是跟得上時代,與時俱進。

然而在跨領域的推廣中,張炳煌真正令人敬佩的是堅持傳統書法的精進,在與張炳煌的訪談中得知,他並沒有師承,也就是沒有響亮知名的老師教導和拉拔;在初中的時候自學,因為沒老師直接教導,只能從許多古碑帖中苦練而養成興趣,再從興趣中找出自己喜歡的字帖臨摹吸收。因為學習內容廣泛,也走過一些冤枉路,因而促成他研究教學的最佳途徑,開始有教、學相長的方向。凝聚了碑帖的精華所奠下的基礎,使得張炳煌在各字體都有絕佳的心得,並且結合自己的喜好,形成自我風格,這段時間著重於文字書法的範疇。

而多次個展、國外交流及藝術知識的學習,開始導入能夠開創書法藝術的書風,並學習水墨畫的技法和呈現,作品開始有了超脫傳統規範的表現,讓書法的藝術感更為豐富。就此在書法的教學中,導入書寫與書法藝術的分流概念,使得推廣書法的方向更為明確。這樣的作品延續了傳統的書法,也注入時代的藝術風尚,每一件作品都具有令人欣賞的特色。就在數位AI時代來臨,加上自己參與開創的e筆成功進入書法推廣的行列後,張炳煌將科技的運用結合在書法,從靜態平面的作品。開始有動態畫面的呈現,也開始進入元宇宙的境界;希望藉由時代科技的結合,讓書法得以隨著時代傳承下去,張炳煌教授目前的成就,已是前人所不及,但是他還是謙虛的表示一切還在學習,只有學習才能進步,才能使自己年輕。目前張炳煌教授在居意古美術正舉辦【乘興而來─張炳煌書法大展】,因而有此次機會進行訪問:

乘興而來─張炳煌書法大展
媽祖遶境起馬儀式揮毫
乘興而來─張炳煌書法大展
每年主持新年開筆大會

CANS藝術新聞:一輩子能專心做一件事,是一種執著與情懷,除您笑稱是因為字醜而開始練字外,少年的您為何會如此全心投入這項古老的藝術?

張炳煌:我在基隆出生,學校畢業後從事貿易工作。高中時期,我就開始與日本進行書法交流,做生意時總要帶個伴手禮,因為日本人很喜歡書法,所以我就帶著自己的書法送給他們。因此機緣而受邀在日本百貨公司的藝廊舉辦書法個展。

如何走上書法這條路真是因緣際會。1980年臺灣中華電視臺想要製作一檔書法節目-「薪傳錄」,諮詢了多位書法界的大佬,想邀請他們參與或擔任製作人、顧問,但大佬們都不懂怎麼做電視節目。所以當時中國書法學會理事長程滄波先生舉薦了我,我與製作單位一拍即合,由於我是世新電影科科班出身,雖然不太懂電視,但是總帶一個電字嘛!他們聽起來覺得還行,就決定讓這個毫無經驗的年輕人來試試!

「薪傳錄」是我人生重要的轉捩點,年輕總是有夢想的,有著日本展覽的經驗,深知傳播推廣的重要性,難得有這個舞臺,總是希望可以完成夢想,雖然華視提供的經費不是很多,但憑藉著當時在日本辦過多次展覽,獲得豐厚的收入,那筆收入買棟房子都還綽綽有餘,就靠著自己的本錢,花費很大的心力去製作這檔節目,最後節目定名為「中國書法」。 台灣當時有三家電視台,每週一到週四晚間九點到九點半是屬於新聞局的官方三台聯播時段,而華視負責週四的聯播節目時間,當時華視吳寶華總經理看過我製作的幾集節目非常喜歡,就想讓新聞局來播這檔節目。

客觀的說,這檔節目是臺灣推展書法的分水嶺,影響力很大,因為節目的播出,讓大家更加認識在中華文化裡,有這麼美好的書法。只因那年代經濟不好,難以關注到傳統書法的推廣。第一季節目大獲成功,結束後新聞局希望能再接著做,但製作節目並不容易,每週要一集,能順利播出是因為當時已有存檔幾集。後來盡了最大的努力,也只播到18還是19集。所幸這節目受到肯定,也得了很多獎,現在來講可說是一戰成名。

正好接下來在1981年教育部推出「標準國字」,他們看見三台聯播「中國書法」的影響力,便委由華視負責推動「每日一字」這個節目,每集由我來書寫一個教育部推廣的正體標準國字。那時中國大陸在進行文字簡化的改革,蔣中正總統來到臺灣以後標榜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維護中華的固有文化,成立了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總統擔任首任主任委員。「每日一字」的推動,就是要讓中國文字標準化,來應對中國大陸的文字簡化。現在國際上使用中文,只剩下臺灣是完全正體國字。中國大陸雖然文字簡化,但是書法作品沒有一件簡化字的作品,還是正體字;所以我認為文字簡化還存在著些必須探討的空間。

「每日一字」這個節目前後寫了25年,三十幾歲以上的臺灣人幾乎無人不知。節目最大的成果,應該是參與了將漢字正體保存下來的工作,很榮幸的我也學習很多。因為全身心投入,就無法再從事原來的貿易工作,所以乾脆就投入在文字、在書法上的推廣。看來這輩子除了短暫從事貿易之外,幾乎都是以書法為志業,在我這個年齡層為書法工作一輩子的應該很少。

乘興而來─張炳煌書法大展
主持三台聯播中國書法(時30歲)
乘興而來─張炳煌書法大展
與日本學校進行遠距書法教學

CANS藝術新聞:書法是文化發展的載體,在書法藝術悠長璀璨的世界裡歷代文化人名家輩出,您最憧憬想達到誰的境界?

張炳煌:傳承千餘年書法的世界極具璀燦輝煌的歷史,歷代的書家各具特色,我認為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時代背景、特色與繼往開來的意義,像是唐代的楷書、宋代的行書與明代的草書,都是一座座令人仰望的高峰。我比較著重在宋代的書家,因為宋代的書家開始把自己的書法意態充分表現,開啟一個比較強烈的形神發揮。唐人書法講究筆法,在純藝術的表現上可能沒有那麼強,但是從宋代開始書家就更有自我風格的呈現,所以對宋代書家無論是米芾或者是蘇東坡,都是我非常喜歡。我也很喜歡清代作品,因為極有特色,清代突破了宋、元、明以來的帖學,開創了碑學,特別是在篆書、隸書和北魏碑體書法方面的成就極高。許多碑學書家非常勇於創新,表現個性的書法創作,這些書家都是我是學習也是景仰的對象。

乘興而來─張炳煌書法大展
張炳煌在行政院演講場景
乘興而來─張炳煌書法大展
台北市政府大廳書法碑刻作品

CANS藝術新聞:回顧您的書法人生中,有甚麼人與事對您最有啟發?有甚麼印象深刻的事?

張炳煌:記得在做「每日一字」節目時,知名度比較高,時常收到宗教團體、廟宇的訊息要我寫字。甚至有一次宮廟乩童起駕後,神明指名要我題字。此外,高雄天文宮祭祀的神明徐府千歲想辦書法比賽,也是指名我去支援。我想這是好事,當然要做!所以從1980年迄今,天文宮每年正月十八主祀神明祭典時都舉辦書法及寫生比賽,今年已經是第53屆,這也是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書法比賽。還有桃園龍德宮在四媽祖的指示下,新建的宮廟幾乎都是由我來書寫刻成聯柱達25幅作品,每年的繞境起馬活動也受指示進行揮毫。

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就是遷移于右任銅像,1997年5月陳水扁先生臺北市長時,有一天傅申老師急著找我,要我趕緊看晚報,說台北市政府要將仁愛路圓環的于右任銅像移走。他說我的人頭比較熟,趕緊想想辦法。後來得知基隆的崇右企專想將右老銅像移至校內放置,因為崇右企專就是紀念右老而成立的,我是基隆人,立刻就去崇右企專了解情況。這時文化界普遍希望銅像能留在台北市,所以我們來到市府陳情,表達想將銅像留於臺北市的想法。右老追隨國父革命,同在仁愛路上的國父紀念館,我所籌畫設立的中山碑林也有右老的墨寶碑刻,所以遷建至國父紀念館應該是最佳選擇。我來到國父紀念館積極向館長爭取,並且多次去台北巿政府都巿發展局協調,多方折衝並經基隆徐少萍立委之協助,獲得崇右企專諒解,終於確定將銅像遷往國父紀念館翠湖園區。地方有了,但是遷建經費無著,所以又得開始找錢。於是我設法成立了于右任先生銅像遷建籌備委員會,邀請最積極倡導書法的考試院院長許水德擔任主任委員,由我(當時任書學會會長)來負責籌辦。期間歷經艱辛斡旋,終於在于右任先生一百二十歲生日,四月十六日完成遷建工作。保留了銅像原體及原碑文,碑文雖在拆除時已經破裂,但求其歷史性,基本上只予拼裝復合,然後再加刻「遷建記」及右老書法屏風碑刻於後。想想能為右老盡點心意,將近一年的辛苦奔波都是值得的!

乘興而來─張炳煌書法大展
台北故宮舉行春聯揮毫大會照

CANS藝術新聞:作為書法家,學者,更是書法藝術的推動者,曾有人說中國繪畫、書法已死,因為經過千年發展,前人的高度實在太高了。所以您認為當代書法要如何走出時代性?

張炳煌:這要看你用什麼角度來看,以前的書法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表現文字,我們稱它是可讀性藝術,所以作品不能夠脫離文字的表現。科舉時代想要進入仕途,成就官場事業必備的條件就是讀書寫字。書讀得好文章再好,如果字寫不好是不容易獲得功名的。但是從清朝末年科舉結束,書法已經不再是文人必備條件,

科舉結束之後,人們對於書法藝術的全面性感覺,已經跟從前不同了,它不再只是表現文字。舉例來說,一幅當代作品,用淡墨去表現墨跟水,在作品上面也帶一點渲染或者帶一點創作者藝術的表現,這樣的作品從前幾乎沒有,因為古代沒有這種概念,書法主要目的就是要把文字內容表現出來,所以它是可讀的。以這個角度上看,當代書法包括現代水墨,我不敢講超越從前,而是路子確實是不同,這個時代的特色就是如此。20、30年後,我們再來看書法或者是繪畫,說不定又跟什麼科技結合,那時候出現的東西很可能跟現在又不一樣。

從科舉結束到現在只不過一百多年,一百多年在歷史長河其實很短;但在其中我們已經看到巨大的改變,書法已沒有如在科舉及官場的需求,加上電腦表現及西方藝術進來的各種影響下,現代書法、繪畫表現的技法、藝術觀的改變非常大。這種巨變後,作品跟古時候是無法做比較的,因為時代不同了,說當代書法不如古人,或許稍微偏頗。從古人留下的這條路,我們可能不如古人,古人一輩子在寫字,真是不容易比古人好?但是當代的書法加上西方藝術或現代藝術的技法,及個人的知識和藝術觀,作品的呈現一定有別於從前,甚至另闢書法藝術之路。所以;如果走的是與古人不同的純書法藝術,我的觀點是古今不能也不必相類比。但是走的是古人一脈相承的傳統書法之路,那現代的書法表現,就要努力攀越以前的高峰。

傳統書法絕對是傳承發展的基石,不能沒有,文字的表現也是書法唯一的載體。如何在這樣的承載下發展時代的特色,更是書法人的責任。大家可以互相去觀摩推敲當代書法的特色,但好與不好,能否留下成為將來的傳統,是要留到下一個時代來評斷。

乘興而來─張炳煌書法大展
日本外務省贈送表彰狀
(日本駐台代表片山和之代表贈送)

CANS藝術新聞:您開始推動e書法的初衷是什麼?您認為e書法在未來比傳統書藝更具有發展空間嗎?

張炳煌:我雖然是學電影,但以書法所學和長久的行政經驗,至今還擔任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以及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主任。淡江文錙藝術中心是直屬校長室,規模很大,包含有展覽廳、音樂廳、海事博物館,還有書法研究室。我帶頭在書法研究室鑽進「筆書法」的研發已經24年了,書法研究室除了各項相關研究外,一直在做這件事情。「數位筆」從進入數位轉型後,現在開始跟AI科技結合,這都是書法研究室這些年做的事情,很幸運這些研究開啟書法的另一條永續發展,逐漸產生了非常明確的方向。

科技一直在發展,如果我們堅持傳統,或許沒有辦法去超越,但是總得要跟得上時代。如果連跟都跟不上,那就是落伍了!這學期我開了一個「AI科技與人文藝術的跨域創新應用」的講座課程,把AI科技跟人文藝術結合。書法跟AI科技如何結合呢?筆已經研發二十幾年了,原來是用Windows系統,現在有筆的App,可以在ipad裡書寫練字。進入數位轉型後,我主持一個新的「筆AB雙軌轉型研發計畫」,共同主持人李宗翰教授是工學院院長,也是AI創智學院的院長,有8位跟AI科技相關的教授共同參與計畫,雖然他們不懂書法,但我們共同在做書法跟AI科技的研究,捐助這件事情的是穩懋半導體公司陳進財董事長。所以現在的數位筆,已經邁入「智慧筆」。

我們不是要去否定過去,而是想如何透過現在科技的輔助配合,讓書法能夠永續下去,讓更多人認識書法藝術的美好。例如,我們每年都會舉辦暑期書法教學研究會,今年是第30年了。我們一直強調,要跟現代科技數位來結合,所以有筆配合教學的課程,今年已經看到了主力學員年齡層是四、五十歲的人了,年輕人願意來參加就有能夠傳承的力量。

「筆書法」將字帖數位化,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習變得更方便。字帖上的動態運筆不是靠老師去寫,而是用AI的技術去還原古代墨寶的筆跡,這兩者是不同的。動態的數位分析筆畫的運筆過程,還可以不斷重複觀看。使用AI學習有個好處,用大數據的演算,AI能智慧生成字帖裡沒有的字,讓臨帖者可以練習,這是傳統方式沒辦法做到的。 我一直站在第一線推動書法,深刻感受到學習書法的人是越來越少。

例如,舉辦筆書法比賽,參加的人很多,都是年輕人;而傳統毛筆書法比賽,都得一一去拜託書法老師讓學生來報名參加。現在很多人都感受不到書法這項傳統之美,所以我使用科技的方法方便先入門,之後能在百人裡找到幾位願意從筆轉入毛筆,這樣我就很滿意了。但是要強調的是,筆表現書法不是最終目的,還是期望大家拿起毛筆,來進入與傳統一脈相承的書法之路。

也就是為了讓書法傳統延續參與的人更多,所以我才去推筆,進行數位轉型,然後再進入AI用筆去臨摹,不需要用毛筆沾墨,熟練後再來寫作品,或許更符合現在的環保綠能。

筆與毛筆表現的氛圍不太一樣,但它們是可以連結在一起的。如果不把學習的方式透過數位轉型,然後進入現在所謂AI,我認為書法的未來,只有越走越窄,因為參與的人會越來越少。正如前述,我們正在進行筆A、B雙軌轉型的研究計畫,A軌就是把既有的筆加以優化,讓它更好用;而B軌就是完全跟AI科技結合,我們現正做一個研究,透過AI運算以圖生圖,以書法之圖像來生成書法。所以書法藝術未來大有可為,因為還有很多豐富的資料等著我們一起去探索。

乘興而來─張炳煌書法大展
張炳煌 大喜無聲
乘興而來─張炳煌書法大展
張炳煌 與佛同行

CANS藝術新聞:在青年、中年階段您對書法藝術推廣的努力與成果眾所周知,您對未來有何期許?

張炳煌:今年11月我在橫山書法館策畫了一檔「翰墨無邊」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邀請日本、韓國,中國等50多位國際書法名家共同交流,相信會十分精采,展期到明年的2月25日。同時在桃園文化局舉辦「第40屆國際蘭亭筆會會員書法展」,我是總會會長,國際蘭亭筆會的歷史悠久,每年一次的展覽也是書法界一大盛事。9月開始,桃園二航廈也在采盟的推動下,將筆引入,讓旅客體驗及參訪,相關展覽到明年二月止。

還是同一句話:「不能超越,也得要跟得上這時代!」做了一輩子的書法藝術推廣,年輕時,剛好遇到政府要推廣標準國字的際遇,而進入數位時代之後,我還有幸跟上潮流推動筆書法,四十多年來我真的很努力且專注做這件事情,未來,就繼續做下去吧!回首過去,我很幸運的是,寫字書法是我唯一的志業!

乘興而來─張炳煌書法大展
汽車公司邀請拍攝影片揮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