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邦瀚斯中國書畫部主管 喬晶晶
中國書畫市場的理性趨勢與挑戰
江瑄|專訪
圖片提供|邦瀚斯
喬晶晶女士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畢業後,投身拍賣行業已二十年,專注於中國書畫領域。她從學術研究走向市場實務,將藝術史知識與拍賣實務結合,見證中國書畫市場的成熟與演變。2024年她選擇加入邦瀚斯,冀望在國際平台上拓展視野,創造更多可能。面對當前市場的不穩與挑戰,她強調理性選品與藏家教育的重要性,並持續透過拍賣連結藝術、歷史與人。透過本次《CANS藝術新聞》專訪,得以窺見一位資深從業者對中國書畫市場的深刻觀察與思辨。

CANS藝術新聞:請問從您踏入拍賣行業至今已有多少時間、契機為何呢?為何選擇中國書畫領域?藝術拍賣行業最吸引您的地方有哪些?
喬晶晶:我從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後便加入了拍賣行,至今已有二十年。契機是當我讀研究生二年級時,在一家拍賣公司兼職編寫中國書畫圖錄。這份工作讓我每天接觸書畫,辨認書法,進行研究,與實物的接觸讓學習藝術史的我深感興奮。兼職一年後,研究生畢業,我便留在了這家公司,開啟了拍賣生涯。
選擇中國書畫,首先可能是受家庭影響:我父親是平面設計師,業餘喜歡畫國畫,從小帶我遊歷中國名山大川,看他寫生,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我對中國書畫的親切感。其次,這與我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的學習背景密切相關。在中央美院的六年裡,我系統地學習了中國書畫歷史,以及繪畫技法、中國古代工藝美術與古代建築等相關領域。每年,美術史系都會組織學生到全國各地考察傳統藝術。我記得每年深秋北京故宮珍寶館到了曬畫季節,老師會帶我們看展覽、做筆記,一看就是一天,看到最後連手腳都變冷。但這些實踐,卻讓課堂上的抽象知識具體化,也讓我真切感受到中國書畫的妙處。在美院學習的六年裡,我慢慢意識到自己對中國書畫的親切與喜愛。
拍賣行業吸引我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它充滿未知與挑戰。在徵集過程中,你永遠不知道客人會給你看什麼作品。在打開作品的瞬間,你需要初步判斷真偽,感受作品第一時間帶來的審美感受,同時快速挖掘其背後的文化與歷史價值,從而評估這件作品在市場中的可能性。
在現今藝術世界中,拍賣可能是最快速直接產生影響力的行業。它直接面對圈內的核心人群,從業人員通過撰寫圖錄、與客戶溝通,傳遞自己的藝術史知識和美學理念,感染並影響他人。此外,在這行業中,你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藝術家、藝術家家屬及後代、收藏家、行家、學者……在與不同人交流中,你不僅學習並借鑑他們的知識與經驗,還反思自己對中國藝術的理解與觀點,讓人生經驗愈加豐富。
CANS藝術新聞:您曾於誠軒,後又至香港蘇富比、佳士得任職。2024年您選擇加盟邦瀚斯的緣由為何?請談談您在業界的難忘經歷。
喬晶晶:邦瀚斯是源自英國、歷史最悠久的國際拍賣行之一,進駐亞洲的時間雖然較短,但也因此擁有很大發展空間。作為一家資深拍賣行,兼具深厚的傳統與成長潛力,這一點是邦瀚斯吸引我的地方,讓我感到充滿挑戰和機遇。此外,幾年前我完成了法國 INSEAD 商學院的 EMBA 課程,這個課程讓我作為藝術專業出身的人,有系統地學習了商業運作以及管理方面等知識,而邦瀚斯正好提供一個平台,讓我嘗試擴展自己的工作範圍,在熟悉的拍賣中爭取做出新鮮的東西。在拍賣行業多年,難忘的經歷實在太多,無法一一舉例,工作中的每個環節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CANS藝術新聞:請問從您踏入拍賣行業至今已有多少時間、契機為何呢?為何選擇中國書畫領域?藝術拍賣行業最吸引您的地方有哪些?
喬晶晶:我從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後便加入了拍賣行,至今已有二十年。契機是當我讀研究生二年級時,在一家拍賣公司兼職編寫中國書畫圖錄。這份工作讓我每天接觸書畫,辨認書法,進行研究,與實物的接觸讓學習藝術史的我深感興奮。兼職一年後,研究生畢業,我便留在了這家公司,開啟了拍賣生涯。
選擇中國書畫,首先可能是受家庭影響:我父親是平面設計師,業餘喜歡畫國畫,從小帶我遊歷中國名山大川,看他寫生,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我對中國書畫的親切感。其次,這與我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的學習背景密切相關。在中央美院的六年裡,我系統地學習了中國書畫歷史,以及繪畫技法、中國古代工藝美術與古代建築等相關領域。每年,美術史系都會組織學生到全國各地考察傳統藝術。我記得每年深秋北京故宮珍寶館到了曬畫季節,老師會帶我們看展覽、做筆記,一看就是一天,看到最後連手腳都變冷。但這些實踐,卻讓課堂上的抽象知識具體化,也讓我真切感受到中國書畫的妙處。在美院學習的六年裡,我慢慢意識到自己對中國書畫的親切與喜愛。
拍賣行業吸引我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它充滿未知與挑戰。在徵集過程中,你永遠不知道客人會給你看什麼作品。在打開作品的瞬間,你需要初步判斷真偽,感受作品第一時間帶來的審美感受,同時快速挖掘其背後的文化與歷史價值,從而評估這件作品在市場中的可能性。
在現今藝術世界中,拍賣可能是最快速直接產生影響力的行業。它直接面對圈內的核心人群,從業人員通過撰寫圖錄、與客戶溝通,傳遞自己的藝術史知識和美學理念,感染並影響他人。此外,在這行業中,你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藝術家、藝術家家屬及後代、收藏家、行家、學者……在與不同人交流中,你不僅學習並借鑑他們的知識與經驗,還反思自己對中國藝術的理解與觀點,讓人生經驗愈加豐富。
CANS藝術新聞:您曾於誠軒,後又至香港蘇富比、佳士得任職。2024年您選擇加盟邦瀚斯的緣由為何?請談談您在業界的難忘經歷。
喬晶晶:邦瀚斯是源自英國、歷史最悠久的國際拍賣行之一,進駐亞洲的時間雖然較短,但也因此擁有很大發展空間。作為一家資深拍賣行,兼具深厚的傳統與成長潛力,這一點是邦瀚斯吸引我的地方,讓我感到充滿挑戰和機遇。此外,幾年前我完成了法國 INSEAD 商學院的 EMBA 課程,這個課程讓我作為藝術專業出身的人,有系統地學習了商業運作以及管理方面等知識,而邦瀚斯正好提供一個平台,讓我嘗試擴展自己的工作範圍,在熟悉的拍賣中爭取做出新鮮的東西。在拍賣行業多年,難忘的經歷實在太多,無法一一舉例,工作中的每個環節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CANS藝術新聞:中國藝術品書畫市場,北京的規模與話語權成為最重要的交易中心,您覺得北京市場與香港市場的差異,以及各自擁有什麼優勢?
喬晶晶:北京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自從上世紀九○年代拍賣開始在中國內地出現,它就集中了幾家龍頭公司,成為書畫拍賣在內地最重要的市場基地。雖然拍賣市場格局幾經變易,北京的地位始終保持。相較於香港,北京最大優勢在於立足內地,直接且全面地覆蓋內地藏家群體,擁有深厚的客戶基礎,無論是賣方還是買方。對於一些內地藏家而言,海外購藏流程相對繁瑣,在內地競拍更為便利。
香港的優勢其實也在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不僅與內地緊密相連,同時也非常便捷地面向更廣闊的海外市場。海外藏家作品的出售與購藏,在香港往往比內地簡單。這令香港藝術市場的格局更為國際化、多元化。
CANS藝術新聞:就您多年觀察,中國書畫板塊,在收藏品味和藏家上有哪些變化?
喬晶晶:中國書畫拍賣始於九○年代,2003年後迅速發展,市場經歷多次調整後,現在日趨成熟。藏家們學習能力極強,從早期更多重視畫家名頭,現在則已經會理性對作品進行分析:同一藝術家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作品,在學界得到如何的承認,這些因素往往在市場上會有相應價格上的反映。同一藝術家的精心之作、應酬之作之間的差別也漸漸在價差上得以體現。對於作品的理性分析與選擇,反映了中國書畫市場的成熟與良性發展。
另一方面,藏家個人的研究與審美口味或研究方向,也成為一種收藏趨勢。有些有主見的藏家,自信地將自己的審美趣味帶入收藏,並敢於跳躍於不同收藏品類,如書畫、古董、傢具,甚至當代藝術,毫不違和地融合在自己的收藏當中。總體來看,中國書畫藏家在這廿餘年間,已經變得更加成熟、有趣!
CANS藝術新聞:在網路與大量數位化的資訊時代,是否在無形中影響著年輕藏家投入此領域?又能否吸引華人以外的買家入場?請舉例說明。
喬晶晶:年輕藏家並不乏見於市場。在內地、台灣,以及香港,我們仍然看到有一些年經人對傳統藝術充滿熱情,有著探索與傳承的熱情。
中國書畫板塊仍以華人為買家為主。近百年來,如果說中外經濟差距、中國藝術品價格一度物美價廉,吸引不少非華人外國藏家購入,現在外國藏家的購買則明顯減少。不過仍然有一些藏家與博物館等研究機構,具針對地收藏一些中國傳統藝術品。



CANS藝術新聞:拍品來源清晰和經名家遞藏的精品,往往會取得佳績,除了這些因素,邦瀚斯如何選擇拍品?
喬晶晶:我常常提醒我們書畫部各位同事,在徵集拍品時,要站在買家的角度思考:如果我是買家,為什麼要選擇這件作品?或者這件作品擁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可以令藏家願意長久地面對欣賞?或者這件作品題材甚是有趣,能夠帶來當下流行的「情緒價值」?又或者,它是否具有特別的歷史、文化背景,可以讓人願意花時間精力地探求?作為中介機構,我們一直重視兼顧買賣雙方的立場,立求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促成對雙方都合適的交易。這些都是邦瀚斯在來源清晰和名家遞藏之外,挑選作品的重要考量。
CANS藝術新聞:在春季拍賣預展時,您曾經提過,許多海外中國書畫,是經由外交官而遠渡至歐美,是否能舉例分享?
喬晶晶:在海外,一直有著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感興趣的人,在華的外交官往往就是這樣的一個群體,在二十世紀的中國,他們更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用合適的價錢購藏藝術作品。去年秋拍,以及剛剛4月過去的春拍,我們分別拍過數位法國外交官的收藏,其中一位1940年代在以「使館翻譯」的身份在重慶工作,當時與傅抱石有直接聯繫。他不僅在傅抱石畫展上購買作品,與藝術家相識後,還會訂製特定畫作。另一個收藏,則是父子兩代外交官家族珍藏,這對父子前後在中國任職,對中國文化充滿熱愛,在華期間,他們喜歡逛文物店,因此建立自己的收藏。邦瀚斯在歐美仍然有著良好的客戶基礎,邦瀚斯希望通過我們的拍賣,向大家呈獻更多來自歐美的收藏。
CANS藝術新聞:請您說說目前大環境不穩定因素下的徵集狀況,以及中國書畫拍賣市場有無遇到哪些瓶頸、困難和挑戰?
喬晶晶:當前大環境不穩定,中國書畫拍賣市場也必定難以獨善其身,受到一些影響。我們會面臨一些新的挑戰:比如說徵集這一環節,會有一些客戶表現出對市場的缺乏信心而遲疑送拍;也會遇到客人在過去一些年中購入成本相對較高,現在送拍則有蝕本風險等情況。而買方則出現數量相對減少、對於作品遴選更為挑剔等現象。
我個人認為目前中國書畫拍賣市場面臨的挑戰,其實是大環境嚴峻與書畫市場本身趨於成熟兩方面因素綜合起來造成。對於從業人員、或是市場參與者來說,最重要的是要理性分析,調整心態,適應新的市場環境。作為拍賣行業,在為賣方作出理性評估,給出更務實的評估方案同時,如何吸引新買家入場,幫助他們看到當下市場的機會與潛力,也是我們接下來需要努力的方向。
雖然距春拍結束才3個多月,然轉眼間秋拍也將於不久後到來,喬晶晶透露邦瀚斯整個團隊正在為接下來的秋拍全力徵集拍品。相信會有不少值得期待的私人收藏與專題將為中國書畫拍賣注入更多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