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而堅定
七年拍賣圈生涯 逐漸塑造出自我風格
江瑄/專訪
保利香港拍賣/圖版提供
回顧2021年,當香港秋季拍賣藝術週來到了尾聲,保利香港拍賣古董板塊的一件〈清乾隆 粉青釉浮雕蒼龍教子圖大罐〉引來市場的關切,這件清代單色釉官窯重器,在經歷十幾口激烈爭逐後,最終以5,280萬港元成交,主持這場拍賣的拍賣官正是趙曌Gigi。她以清晰簡練及遊刃有餘的語調把控全場,將這一件官窯精品推向年度香港秋拍場古董瓷器王者之座。
趙曌Gigi,不同於許多擁有「藏二代」背景的拍賣行專家,她父母均為公教人員,家族無任何藝術行業背景。印象裡,身為軍官喜歡寫書法的爺爺,或許是年幼時所埋下的藝術種子,沒有想到後來能茁壯長成一棵樹。趙曌自2019年起擔任拍賣官,大多執掌與她古典氣質相符的中國古董與書畫專場,並取得不俗的拍賣成績,讓更多藏家認識到她。本期《CANS藝術新聞》「後浪」欄目,特別專訪到這位任職保利香港拍賣七年,且同時身兼書畫專家及拍賣官的趙曌,請她分享自己是如何形塑這雙重身份。

CANS藝術新聞:是什麼機緣讓妳在2017年進入拍賣產業,並於2019年開始擔任拍賣官一職?
趙曌:大學時期我主修傳播、副修法律,後於美國印第安納州與香港新加坡國際學校從事藝術與教育行業。這些多元的國際教育與從業經驗賦予我偏向理性邏輯,不過一直有文科背景的我,對於美學一直具有相當的敏感度,在因緣際會與好奇心驅使下,便大膽的踏進了拍賣圈,也讓我認定這是我終身的志業。期間一些同齡朋友,或許已經換了好幾份工作,但我卻清楚自己對書畫專家的認同,而且還在2019年起擔任拍賣官,這些都源於我對中國藝術的濃烈求知欲。
我很喜歡有一次拍賣,網友對我的評價「溫柔而堅定」,而這也是我一直努力想要達到的狀態。我自認個性比較兩極,常在靜與動,理智與感性之間遊走。朋友們說我在拍賣台不像是同一個人,台上一本正經甚至有些嚴肅,台下卻是一個風趣甚至是諧星的人。當然拍賣行的經歷帶來許多成長,豐富了我的性格,讓我變得更外向、更勇於接受挑戰,有了更強的責任感。我很感謝保利香港拍賣這個大家庭的信任與栽培,也期待自己之後有更好的表現。
CANS藝術新聞:今年7月,妳在保利香港拍賣任職已邁入第七年,這七年的工作歷程對妳有何成長?
趙曌:我是何其幸運,能把自身愛好與工作相結合。2017年時我剛加入保利香港拍賣從行政助理做起,同年,我第一次與前輩到美國進行徵集,與許多藏家交流,並把徵集到的作品帶回香港研究為其撰文,當時我便深深被中國書畫背後的歷史故事吸引。古代沒有Facebook、Instagram、微信朋友圈這樣的平台,但透過書畫作品中的線索研究,能得當時古人之間的交往及朋友圈,這些細節都令人神往。
自入行以來,我將遇到的每一位人都視為自己的老師,無論是工作夥伴、前輩或者領導都帶給我非常多前進的動力和標準。當我遇到藏家就會談論圈子裡的資訊、與年紀相仿的朋友則是從當代藝術談論至中國藝術品,分享彼此的想法、增加不同視角。我認為方方面面的交流與意見收集,是在拍賣行業裡不能缺少的一環。拍賣行業和在物館從事研究員工作不同,必須要對市場保持高度的敏銳,跟進市場的動向和節奏,但與此同時對專業素質也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兩方面缺一不可,觸角得多方面延伸;另外,我們需要了解市場、緊跟市場的節奏,專業知識更不能落下。
2019年,我開始了拍賣官的培訓,我開始被台下的觀眾看見,我依然清晰記得第一次上台執掌拍賣時的場景,雖然當場並不怯場,但寫字的手還是緊張得瑟瑟發抖。我認為擔任拍賣官最重要的是把控好拍賣節奏,以及關注現場、跟進線上、電話買家的最新情況。我培訓的導師是澳大利亞人,導師給我三個關鍵叮囑:「prepare, prepare, prepare」。所以無論面對大拍或小拍,我都會做足功課,這也代表我對每一件拍品負責的態度。
到了2021年執掌「盛清皇權: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蒼龍教子圖大罐」和「懷海堂」兩個重要專場。我雖然有了兩年拍賣官實戰經驗,但面對重要專場,緊張在所難免,那時我與公司討論,讓自己能在日場拍賣先做熱身,才能進入最佳狀態的面對重器。所以在疫情期間,我有著連續拍賣4-5場的紀錄,雖然辛苦,不過卻是不錯鍛鍊。我曾經因為馬拉松式的一場接著一場拍賣,把1,200萬港元說成1,200元,台下買家會糾正我的口誤,這也是擔任拍賣官有趣的經驗之一。
1995年定遠齋專拍;2.張學良舊藏。-說明:上款人「漢卿先生」即張學良。.jpg)
估價:HKD 7,000,000-9,000,000
來源:1. 蘇富比(台北)1995年定遠齋專拍;2. 張學良舊藏。
說明:上款人「漢卿先生」即張學良。
CANS藝術新聞:能否與我們讀者分享,讓妳拍賣生涯印象深刻的人與事或瞬間?
趙曌:記得2020年疫情開始時,我首次執掌古董專拍,台下就只有零星幾個人,基本是與電話委托席做交流,還有小程序及APP。到2021年「粉青釉浮雕蒼龍教子圖大罐」專場時,疫情還是很嚴峻,但我在拍賣台上,卻陸續收到七八封來自藏家和同行在線上平台發的鼓勵「Gigi妳拍得很好」、「Gigi妳很適合當拍賣官」等各種加油短信。我覺得現代社會中,一個人願意花時間打字真心表揚妳,這種看似平凡的事卻彌足珍貴,非常感激各方對我的鼓勵與支持。
CANS藝術新聞:依妳觀察,目前中國書畫市場呈現何種局面?保利香港將以什麼面貌呈現品牌特色?
趙曌:我相信市場上一旦有尖貨釋出,還是會引起買家的強烈關注,並為好拍品找到一個好歸宿。市場喜好會有一定的週期性,雖然目前市場很難回到2011、2012年的盛況,但不論哪個拍賣行,中國古代書畫的拍賣價格仍然讓其他板塊望塵莫及。雖然經濟大環境不穩定,但我對中國書畫市場看法仍然觀。自內地有中國藝術品拍賣以來,中國書畫與古董一直是最大的份額。2022年保利香港拍賣十週年慶典,一件張大千仿王詵〈連山斷圖〉以1,380萬港元成交,雖然當時還處於疫情中,但成果十分理想。今年疫情散去後的春拍市場已露出曙光,秋季的表現應該會相當亮眼。
與中國書畫相較下,中國古董傳承的可追溯性更強,且易有清晰可靠的來源紀錄。中國書畫因攜帶便利,較易轉手等原因,部分作品很難追溯到具體且完整的傳承記錄,這就給書畫拍賣前的資料準備和研究增加了難度。這樣的一個追溯和抽絲剝繭的過程是充滿趣味和挑戰的。因此,保利香港拍賣在徵件繼續遵循「真、精、稀」的原則,將會繼續為藏家們甄選面貌整齊來源有序,具有權威出版或展覽記錄的書畫作品。
砥礪十年,我們十分感恩和榮幸受到廣大藏家們的鼎力支持和信賴。2022年保利香港拍賣十週年慶典,我們亦是取得了十二億港元的拍賣佳績,這都印證了保利香港立足於亞洲藝術市場的地位和韌性。過去一年間累積出價總額近11.3億港元,網絡競投人數較去年數據躍升420%;網上拍賣直播突破3千萬觀看人次,創下歷史新高峰。同時,我們將會精準定位營銷,靈活運用Instagram、微信公眾號、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媒體,為各個拍品門類規劃策略性市場推廣,觸及更多年輕新藏家。
CANS藝術新聞:身為一位90後的拍賣人,妳認為如何引領年輕世代接觸到中國藝術品?在古代書畫與近現代書畫兩個項目中,年輕藏家更能接受的是哪一類?
趙曌:我認為藝術具有特別磁場,能將有類似喜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就目前喜歡中國藝術品的年輕世代,分為兩類,第一類更多的是收到父輩收藏影響的「藏二代」,尤其是中國內地、香港、台灣的收藏家;另一類便是在政府文化政策推動下進而喜歡上中國藝術品的年輕世代,自香港藝術館、香港故宮接連開館後,文教推廣強度變高,讓越來越多人走進博物館,體驗各項沉浸式展覽,使他們對藝術產生了興趣,進而在他們逛預展或是看拍賣時,對某些拍品特別有共鳴,並產生研究的慾望。
我所接觸的年輕藏家,對於「美」的感知力都非常高,他們見解獨到,「讀」畫時都有一番自己的思考。我身邊的許多朋友都有著相似的海外留學或者生活的經歷,對西方藝術接觸的也很多,但絲毫沒有影響他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度,他們懂得欣賞並且非常樂於和我交流,從中國書畫到瓷器到佛像,涉獵很廣泛。十分讓我驚訝的是,身邊接觸到的年輕人更能產生共鳴的竟然是古代書畫,他們更多時候會提及自己欣賞的畫家的名字是朱耷、徐渭、髡殘…等等。我發現這類畫家的相似之處除了相似的大時代背景和經歷之外,他們都融禪機與畫理於一爐,直抒胸臆,隱世卻不遁世。技法方面,大寫意的簡練造型抽象且前衛,有時筆法甚至有些當代的率意,我想這也是和年輕人的品味產生強烈共鳴的原因,他們在試圖了解一幅作品的時候會不斷「溯源」,去追究畫面背後的故事和史實。
這些有趣的觀察令人振奮,並且有實力的年輕買家對作品的欣賞會轉化為實際的購買力。

估價待詢
CANS藝術新聞:香港中國書畫板塊目前能接受的市場價格大約落在哪一個區間?此外,中國市場和香港市場目前的中國書畫購買氛圍有哪些異同?
趙曌:據我觀察,兩地的購買氛圍都非常的好,頂尖的作品在二級市場都會獲得藏家們的追捧。香港頂尖藏家財富的原始積累已經到達了一定的程度,他們的收藏架構形成的較早,並且眼光獨到很有見地,購買實力絕對不容小覷。疫情以來,張大千的藝術作品多次在香港刷新世界紀錄;近期釋出市場的現代東西方藝術品,有好幾件都是由香港藏家競得,比如刷新了歐洲拍賣記錄的古斯塔夫.克林姆特(Gustav Klimt)作品;剛剛結束的北京春拍,香港藏家也參與了好幾件億元拍品的競投。這些都間接證明,作為全球第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之一的香港,似乎在購買力上是沒有「天花板」這一概念的,永遠都有令你驚訝的能量隨時隨地迸發,令人驚喜。我想這也是拍賣令人著迷的原因之一吧!
值得一提的是,買家的偏好會因為地域,藝術家流派,而略有不同。但這樣的偏好也不是恆定的,比如廣東的買家可能會對嶺南派畫家的作品有一定的情結,精彩的翎毛、花卉等題材作品非常有市場,廣東本地的收藏家們也會更傾向於「好意頭」、「熱鬧」、「有氛圍感」的作品,他們在購買前已經在心裡仔細考慮過懸掛在家中的什麼位置,營造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相較而言,部分畫家的作品可能會在北方更受到追捧,例如齊白石和徐悲鴻,但現在競投方式數字化的改變和更加緊密的市場交流,已經弱化了地域對於可選擇性的影響。
CANS藝術新聞:最後,請妳分享本季保利香港秋拍將帶來哪些精彩亮點?
趙曌:即將啟動的香港秋季拍賣週,保利香港拍賣在本的古代書畫板塊精彩紛呈,將推出「唐宋元明清」書法專題,囊括一件近十米長的〈唐人寫經〉,趙孟頫、祝允明、黃道周書法作品。近現代部分有張學良舊藏徐悲鴻經典立馬題材作品〈哀鳴思戰鬥〉、張大千寫贈與至交謝稚柳妹妹謝月梅女士的工筆花鳥〈紅葉白羽〉、梅雲堂珍藏張大千〈障扇美人〉,與其他數件擁有多次權威出版和展覽的林風眠作品,相信這勢必會是一場中國書畫的秋季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