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2025.04.08

【點將錄】專訪 Slaats Fine Art 創辦人 Mark Slaats

2025/04 No.327

中國藝術品市場中充滿機遇與挑戰

Slaats Fine Art/圖版提供
江瑄/專訪

Giuseppe Eskenazi、Jules Speelman、Richard Marchant…等是西方亞洲藝術顧問中,眾所周知的資深熟面孔,他們以其專業、品味、研究精神,在各領域以領頭羊的姿態而聞名,受過的訪問更是不勝其數。《CANS藝術新聞》一直致力於找尋未被亞洲多數讀者所知的專家,本期《CANS藝術新聞》獨家專訪了中生代的 Mark Slaats,初次與他見面是於兩年前的【國際古玩展】上,Mark 給人的第一印象不外乎是一位有禮貌且有些靦腆的歐洲人。 Mark 於2016年成立了 Slaats Fine Art,投身於藝術產業已超過近20年,其以淵博的知識和量身打造的諮詢服務賺得了相當好的聲譽,協助藏家、公立和私立機構以及投資者駕馭錯綜複雜的藝術世界,他亦是英國 Littleton & Hennessy 的前合夥人。透過 Mark 富有洞察力的對話,他分享了自己進入藝術領域的心路歷程、見證亞洲藝術市場的變化,以及他是如何在協助藏家策劃和管理藏品的工作中,發揮關鍵性作用?本次《CANS藝術新聞》帶您一窺 Mark 對當今亞洲藝術市場的獨特見解。

身為倫敦亞洲藝術週的董事會成員之一,Mark 於2023年與其他重要成員合影

從單純喜歡亞洲藝術切換至專業角度

Mark 自小對藝術和藝術史情有獨鍾,然而2007年是他真正從喜歡跨度到「專業」角度更了解藝術世界轉捩點。他回味的說到:「在參展 2007 年的【馬斯垂克】(TEFAF Maastricht)中,我享受和其他欣賞亞洲藝術之美的人一起暢遊於藝術和對話間,此行遇到的一切,都讓我深受啟發。」在第一次參加【馬斯垂克】時認識的一些人,已經成為 Mark 的長期客戶,從這之中他學到了重要的一課,培養和欣賞成功的人際關係、建立信任和知識的重要性。雖然踏入此領域已20年,對 Mark 而言,亞洲藝術仍帶給他強烈感受,「這主要得益於藝術品不斷變化的面貌和藏家賦予審美品味的重新定義。」

出生於荷蘭的 Mark 將 Slaats Fine Art 據點總部設於倫敦,由於國際性質的工作類型,Mark 時常穿梭於不同國家,特別是亞洲、北美和歐洲。他表示:「由於我的工作地點在倫敦,因此我們在英國和歐盟都建立一據點是很有意義。我曾在義大利和蘇格蘭學習,現在與亞洲、北美和歐洲的機構、私人收藏家和投資者合作,我認為自己是一位真正的世界公民。」

針對兩個據點,Mark 給出了精闢的分析。在歐洲眾多國家中,Slaats Fine Art 選擇倫敦的原因在於倫敦為一座藝術中心,提供了許多潛在的可能性和機會;而八十年戰爭(1568-1648年)後期及戰後,新成立的荷蘭共和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家之一,尤其是在歐洲,它在商業、科學和藝術領域都居於領導地位,同時荷蘭擁有舉足輕重的古典大師黃金時代外,也擁有非常活躍且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亞洲藝術品市場,「我們選擇這兩個據點的原因顯而易見。」Mark說到。此外,就 Mark 長期觀察,在收藏如現當代亞洲藝術家方面,這兩個市場也擁有非常有鑒賞力的藏家,像是趙無極、草間彌生和奈良美智…等藝術家,正在重新定義這一領域的藝術市場。Mark難掩喜悅的表示:「這讓我非常興奮!因為我對不同國家、不同藝術領域和不同時期的藝術和歷史的延續性非常著迷。」當然,荷蘭的【馬斯垂克】和倫敦「亞洲藝術週」也是這兩座古城,始終讓歐洲藝術交易欣欣向榮的原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Mark 為倫敦亞洲藝術週的董事會成員之一。

北宋 鈞窯瓶 高 29.2 公分 來源:Collection of Sir Herbert Ingram (1875-1958), coll. no. R.64.
元代 霽藍釉龍紋菱口盤 口徑 40.5 公分 來源:The estate of Waltraud Hentschel, Ontario, Canada

享受與中國藝術品一起工作的榮幸

投身中國藝術品多年,Mark 經手過的物件不計其數,問及他經手至今仍以忘懷的物件時,他一陣思考後,表示自己很幸運,「因為我經手過的寶貝實在太多了!」他首先提到了2014年的一件亮點〈元代 霽藍釉龍紋菱口盤〉,「這件龍紋菱口盤相當罕見,全世界僅有不到五件此類作品,很有可能是當時中國經貿易流通至伊斯蘭市場,這件龍紋菱口盤曾屬於加拿大的一個名門望族,在【馬斯垂克】售出,創下當時元代瓷器的最高價,現在為波士頓博物館(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藏品。」

由於近期 Slaats Fine Art 準備在巴黎【亞洲之春】(Printemps Asiatique)舉辦的展覽中重新探討早期陶瓷器這一主題時,不禁讓對早期陶瓷情有獨鍾的 Mark 想起更喜歡的是一件中國藝術品〈北宋 鈞窯瓶〉,它於2013年【馬斯垂克】亮相過,它曾是「英格拉姆家族收藏」(Ingram Family Collection)的亮點之一。是北宋晚期工藝水平的傑出代表,非常罕見,其漏斗狀的細長頸部是由東京國立博物館現藏的一件最早的作品演變而來,該作品的瓶口呈緩緩擴張狀,是雅緻之美的典範之一。Mark:「〈鈞窯玉壺春瓶〉是北宋晚期工藝水平的傑出典範,瓶身的精緻造型和釉面的質感令人嘆為觀止,有時只有『親眼目睹』才能真正體會到這種美。這件鈞窯在當時受到了廣泛國際媒體的關注,我總是提醒自己,能夠經手這些獨一無二的傑出藝術品,是一件多麼榮幸的事情。」

然而,在由亞洲人主導的中國藝術品市場中,身為一位西方人,Mark 如何在強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他表示,雖然亞洲市場充滿挑戰,但 Mark 的中文水平亦隨著時間逐漸提升,這項能力給予了他更多令人振奮與全球合作的機會。Mark:「Slaats Fine Art的亞洲藏家欣賞我們的專業知識、可靠性和長期承諾,這些優點,皆讓我們能夠建立長期的良好客戶關係。」雖然目前大環境仍未回到2020前疫情封鎖前的旅行水平,雖然與客戶直接見面的次數減少,不過在之前建立的信任與科技進步相互結合下,使 Slaats Fine Art 仍能世界性的為藏家提供優質服務。」

金—元 13-14 世紀 磁州窯剔花卉紋玉壺春瓶
高 27.3 公分 來源:A private Belgian collection Spink & Son Ltd., London
清乾隆 剔紅回紋瓣式渣斗一對 口徑 15.7 公分 高 8.9 公分 來源:A private European collection
李瀛龍 Yinglong Li〈IPAJ-9〉 廣州 鏤空琺瑯 高 8.8 cm x 口徑 18 公分 2024

從業數十年如一日 為藏家量身定製的服務

Mark 提到自己不會被藝術品經營者或是藝術顧問的身份所框架,對他而言,Slaats Fine Art 提供的是一系列的服務,透過亞洲藝術這座橋樑,與藏家共築理解和信任。歸根結底,「我們要了解客戶,了解他們的需求,並利用我們廣泛的全球聯繫和網絡,為他們提供客製化的諮詢服務。」

Slaats Fine Art 成立10年來,在全球藝術收藏領域的客戶/藏家,已經享有相當高的聲譽,而他們的藏品往往是畢生的心血,亦是他們的象徵。在藏家已經如此成熟的狀態下,Mark 總是會提出策劃和尋找下一件重要藏品,「我們與藏家緊密合作,提供精闢的建議,並為他們尋找獨特的藏品,使他們的藏品更加豐富多彩。」Mark說。近期, Slaats Fine Art 收購了一對失傳已久的清乾隆時期玉屏風,在與經歷幾世紀後的中國藝術品相聚,使他倍感成就。

對於一般想收藏的人來說,Mark 建議關注藝術市場中不斷的變化,並尋求專家建議。Mark 觀察到,近期市場對明清御用瓷器關注度降低,隨之而來的是對高古瓷的喜愛,「像是宋瓷以及最近幾年的隋、唐代早期白瓷所取得佳績就是很好例子。」例如:香港蘇富比去年釋出的〈宋 官釉八方弦紋盤口瓶〉、〈隋 白瓷三環足盤〉、〈唐 白釉兔〉,皆為市場追捧的佳作,充分展現了收藏趨勢的轉變與市場對高古瓷的高度認可。

2024年 Slaats Fine Art 於倫敦亞洲藝術週期間在蘇富比推出展覽【Purity of Form】,並與觀眾分享了他對展品的專業知識
2024年 Slaats Fine Art 於倫敦亞洲藝術週期間在蘇富比推出展覽【Purity of Form】,並與觀眾分享了他對展品的專業知識

緊貼市場變化和動向

隨著中產階級和金字塔頂端的增加,會將資產投資於藝術上。雖然大數據顯示,中國是繼美國之後第二大藝術交易市場,這兩年中國藝術市場下滑的聲浪不斷,然而,Mark 認為中國內地藝術市場日趨成熟,藏家斟酌他們想要收藏的物件,中國內地市場 2011至2012年榮景已不復存在,但這不能斬釘截鐵的說是「好」與「壞」,越來越多的亞洲藝廊拓展至全球,這顯示市場上出現更多選擇和挑戰,在「物競天則」的自然定律之下,不論是西方或亞洲藝廊強者必能生存,藝廊所選擇的作品數不在多而在「品質」。「我從未覺得中國市場呈現下滑狀態,但過短時間內暴增的生機不論於房地產、股票並非是好事,穩健成長才是健康的狀態,不然隨之而來的必定是泡沫化。」Mark 補充說明。

中國藝術品市場目前面對最大的挑戰在於,在全球經濟、政治、氣候帶給所有市場都帶來了不確定性和考驗,藝術圈當然也無法幸免。Mark 說:「然而,歷史告訴我們,貿易總會找到出路,挑戰也會帶來機遇。」例如,透過數位創新網絡平台讓更多一般人更輕易的接觸到藝術,尤其 Mark 見證了年輕化與全球化的潮流下,線上平台已與實體購買分庭抗禮,取而代之,也許這將帶來新一輪藝術交易的競爭,畫廊、拍賣行的逐鹿戰已從自家平台擴及到社群媒體,人們討論藝術,同時也討論商品,一切的信息,被大量社交互動所圍繞。

依他之見,隨著歐美監管政策日趨嚴格,倫敦作為亞洲藝術品和亞洲藝術品藏家的主要中心,其吸引力必將與日俱增。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我相信亞洲藝術將繼續蓬勃發展,並在塑造全球藝術界的未來發揮重要作用;無論如何,在這種背景的變化下,一個始終如一的因素仍然是對藝術的共同欣賞與熱愛。」

在訪問的尾聲,Mark 提起2025年轉眼間已經過了三分之一,Slaats Fine Art截至目前度過了成功且馬不停蹄的日子,連中場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因為在接下來的6月5日至 12日,【亞洲之春】即將拉開序幕,地點定於傳奇藝術品商人 C.T. Loo 於1926年在歐洲建立的第一座展示中國和亞洲藝術品的巴黎彤閣(Pagode rouge)舉行。Slaats Fine Art將展出精心策劃的當代亞洲藝術家的繪畫和藝術作品,與一組精美的中國傳統藝術品相得益彰,其中包括來自重要私人珍藏的早期陶器和瓷器,呈現了傳承千年的技藝、傳統和革新。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展期至9月28日的展覽【Recasting the Past: The Art of Chinese Bronzes, 1100-1900】,旨在重新發現被忽視的中國晚期青銅器輝煌,Slaats Fine Art 一件〈元代 青銅禮器「簠」〉(銘文為公元1321年)由館方收藏並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