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2022.05.09

雅典襍 陳仁毅回顧 與Mr. Johnson 20年的骨董收藏情緣

陳仁毅 / 撰文

美國時間3月24日,西方幾個重要財經媒體都報導了Edward “Ned” C. Johnson III, 富達投資公司Fidelity CEO 逝世的消息,享年91歲。他除是80年代後投資基金的改革創意家外,更是一位著名的收藏家,尤其在中國骨董藝術品項目。不過一向低調不願意出名的他,在收藏上卻顯少接受媒體訪問,尤其是中文媒體。

在上海「春在」的會所中,沒辦法盤腿的他,硬喬也要試坐看看新設計的大禪凳!

就在Edward Johnson III逝世消息傳來的當天,《CANS藝術新聞》便連絡上台北雅典襍負責人陳仁毅先生,請他是否可以就他與Mr. Johnson 20多年往來情誼,回顧他對中國骨董收藏的愛好與外界難以近距離接觸的Mr. Johnson的真實的一面,以下便是陳仁毅先生接受本刊邀稿,回顧他與Mr. Johnson交往的骨董情誼。

一個劃時代的典範收藏家:Edward C. Johnson III–接觸到Mr. Johnson,應該從1997年我們參加了當時全世界最大的亞洲藝術品博覽會,在紐約舉辦地The International Asian Art Fair,認識了當時波士頓博物館亞洲部主任 吳同先生的引薦開始說起。是吳同先生推薦Mr. Johnson先生來找我們的,沒有其他原因,只是一個癡迷家具,一個超懂家具。所以一切的買賣合作都是從藝術專業跟好口碑開始。其實這個時候Nancy Berliner、Sarah Handler、Tara Cederholm和一堆博物館的知名專家,早已經是Mr. Johnson背後的重要顧問跟專業幕僚,所以如果想要與他長期合作,都得過得了那高標準的專業與品質門檻!

我們算是亞洲比較早進入西方藏家視野的中國藝術品顧問,我們也是最早用策展的方式在博覽會上深度推薦中國的藝術品。因為每年的展品都獲得包括媒體大亨福斯集團Rupert Murdoch梅鐸、美國明尼蘇達州首富Mr. Bruce Dayton載頓、雅虎創辦人Jerry Yang楊致遠、CEO of HMR INC., AVEDA Corp. 創辦人Horst M. Rechelbacher、 2016年全球最佳私人美術館創辦人Sir Désiré Feuerle、美國POP ART知名藝術家Jasper Johns賈斯珀·瓊斯、20世紀最重要西方抽象藝術家Brice Marden布萊斯·馬爾頓… 全球知名收藏家的青睞,自然累積出極好的口碑也吸引了各界專家與全球藏家的目光。

明 黃花梨癭木面大畫案
他著迷的就這一件明代的黃花梨獨板癭木面大畫案。他了解這個尺寸和用材多稀有,為了解底部的結構,Mr. Johnson不知道躺在地板上了多少次,一直到我讓他從家裡搬走為止⋯⋯

要取得一個全球知名大收藏家也是重要博物館贊助者的信任,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能跟Mr. Johnson維持20多年的友誼,推薦他超過百件重要的藝術品購藏,一直是他在亞洲可以信任的藝術品推薦人,這不僅是我人生中十分難忘的經驗,更是我個人職業生涯中無上的光榮!

曾經聽他分享,他的一生是以日本「Kaizen」武士道最高的道德標準來經營企業,其實在我看來,他也是用一種最熱情的文化關懷在對待品味和收藏。因為,我從來沒看過一個收藏家比他還認真,可以躺在地板上望著桌子的底部,專注的看上幾十分鐘⋯⋯,而且還是一個西方人。

身為全球富達集團的總裁,每一年例行亞洲的行程,同時一到兩次到公司的造訪,我們都會在幾個月之前就接到通知以便及早準備。他每次的出現也會有幾個專業的人員一起陪同。從一開始造訪台灣公司,到跟著我們到廣東和上海釆風,我們也從原來單純推薦藏品的角色,漸漸的提升到經驗分享和專業諮詢的關係。他畢竟是個西方人對中國古董還是存在很多的疑問,他希望能夠從我們這邊了解更多,同時也提升他自己在收藏時的品質跟個人的眼力,這時候我們便成了他最好的請教對象。有好幾次,因為在我們公司看藝術品聊的欲罷不能,還取消延後了飛機的航班。

根據CNN的報導,富達集團2021的年度報告,該公司現在擁有的資產超過11兆(萬億)美元,這樣規模的全球金融集團總裁,會因為興趣和愛好一時興起做出如此隨興的決定,這個經驗真是令人難忘!

Mr. Johnson絕對是一位即執著又認真的鑑賞收藏家,他從興趣開始進入文化和品味的探索再到公眾分享,絕對是一個劃時代典範型的人物。他非常了解古代中國家具中充滿的知識和智慧,他也了解很多生活中的品味是無法用文字和語言來傳達。他對古董的興頭特別大,只要是一件他有興趣的東西在他面前,不管是用跪的、用趴的、用躺的,他會像小孩子看到棒棒糖一樣,眼睛盯著不放。他也會用沾滿口水的手,直接往髒舊滿灰的老家具木頭表面上塗去,心急的非得立馬看清楚物件的每一寸細節。他對台灣也充滿好感,可能因為吳同先生也是來自台灣的關係,骨子裡他認為中國文化在這裡應該會被保存的比較好。

明 癭木獨板翹頭案
這一件超越博物館等級極稀有的明代⋯全癭木製家具,為了不錯過這件精品的收藏,讓Mr. Johnson的班機一延再延⋯⋯

對於骨董,他相對沒有市場走向的價值觀,相反的喜歡古時候的家具和小件器物,大多是跟生活有關。只是為了空間日常實用,用心選材製作的物件,完全不是為了讓人珍藏和炫耀。今天看來,用這麼好的材料和講究的工藝實在是太奢侈了。而在那個年代確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他們只是把美好的事物放進生活裡,讓生命充滿愉悅。於是,一種超越使用者、觀賞者和創作者,包括文人藝術家在內共同參與的品味感動,就在這些講究的生活器物中逐漸展開。

他的衣著非常樸素,襯衫、卡其褲外加上一雙好走的New Balance慢跑鞋,這也是他身上唯一看得出來的名牌。如果他走在街上,你完全看不出來他是一個全球前十大的首富。他從不來亞洲那套什麼高級餐廳的設宴款待,他只期待我們端出最好的藝術品來交流彼此。所以他每次來之前,我們只會為他準備一盤美味的台灣蓮霧和現打的芭樂汁,因為他說那是他最喜歡的水果,我覺得那也是他期待來台灣充滿吸引力的一部分。

我們從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到他是以博物館的角度來看待文物收藏的「主流」意識,我們也學習到從生活中去發現更深層的文化視角。如何看待硬木與漆木家具的內涵,為何認為黃花梨會高過其後的硬木家具製作,而竹器又為何因材料的弱點而局限失色。我們也重新理解地區工藝與時代特色、五金風格與包漿皮殼、傳統工具應用的技巧與極限性。還有來自不同地方,因為時間、環境、材料、使用過程所形成的表面質感,其實都有無數的講究。實際從鑑賞的角度,Mr. Johnson他常常會提出許多的問題,他不僅是看一件器物的美感和完整性,他更在乎每一件東西內在的精神跟品質,也看線條與造型的關係,以及年代風格與建立形式,在實用支撐與結構功能之作用更是他的關注點。他在每次「地區性風格」的討論中充滿興趣,安徽有多次的旅行和搬遷古建築到美國博物館的情結,山西、福建有購藏大量明清文物探索的渴望,江浙一帶蘇作明式家具自然是他最關注的區塊,北京紫禁城中建福宮的修復,也是他支助投入的一個項目 。

明 黃花梨梳背南官帽椅
Mr. Johnson看過、親自上手過無數的家具,對一件骨董文物上的皮殼,傷痕他都可以欣賞,絕對是「骨董人」。
這些難得的椅式如今都已是天價,無數值得典藏的古代家具精品,都出現在我們「解構」、「絕色-黃花梨大展」⋯當時在紐約轟動一時的策展當中!

他在收藏品「鑒定和斷代」的討論中,也有其個人的堅持。他一定要自由選擇,他相信自己的眼光,會按照自己的審美和品味去挑選每一件藝術收藏品。過度修復修舊如新他不喜歡,皮殼去除年代感盡失他不喜歡,千篇一律造型雷同他不喜歡,線條呆滯選材不精他也不喜歡⋯⋯。在藝術品「創新與設計」部分的討論中,也有他個人獨特的想法。波士頓博物館曾經出版過一本有關中國家具設計的專書,其中包括了一些當代藝術家的設計作品,他就曾提及「太自大」的設計他不喜歡,這一點就和中國文化中儒家的哲學觀十分相近。

他也非常喜歡「春在」的家具作品,買了很多件運回美國的博物館也分送給家人。他對「春在」的設計創作,繼承自中國家具文化中平衡穩定的造型和線條的流動,十分欣賞,也點出建議我們有兩個機會和方向,一是走低端大量,做中國的IKEA,向大眾分享東方的新美學,另一個方向走極致高端,作品限量收藏,這個建議啟發我至今一直奉為圭臬。

Mr. Johnson的贊助與支持大部分都是匿名,包括故鄉全美第二大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波士頓博物館和馬薩諸塞州Peabody Essex Museum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館。所以他在購藏藝術品時,不管是出個人的愛好還是提供給博物館展出,都有非常明確又開闊的選件高度。我看到的他,都是從個人的興趣開始再考慮到是否與文化研究有關,再深入到藝術與品味的探索。從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到Arts Brookfield Foundation再到Peabody Essex Museum,其實都是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的豐盛。他透過收藏與分享,努力拼湊出一份屬於他自己善意又美好的心靈地圖。

此件令他扼腕的「清乾隆 御題嵌白玉璧紫檀龍紋座屏」,是法國一個老家族傳承超過150年的珍藏。

他是一個非常有修養的觀賞者,你可以跟他分享你看到和找到的一切有趣的事物

有一回,我們推薦一張造型稀有的明代炕桌,但桌面曾經不當使用被刀刻劃傷多處,他看了直說好心疼,雖然不完美也是時間的記憶,但最終這件明代的家具也被他納入收藏。另一回,受朋友請托將他多年的收藏讓Mr. Johnson過目,其中有好幾個黃花梨筆筒與我們之前推薦過而且他已收藏的筆筒品項雷同,我們就提醒他說:你已經有囉!沒想到他的回答竟然是:木頭紋理都是天然材料,在我看來每件長得都不一樣!果然,他的思考和視角跟一般人很不一樣。

有一年他來台灣,在我公司享受了一整天我為他準備的藝術藏品,他看似意猶未盡。到了傍晚他問我:時間還早,還有什麼東西可以讓我看的嗎? 這麼多年跟他的往來,他從來沒有勉強或提出任何的要求。對於他的請求似乎我也無力拒絕,做為一個行家,肯定有一些自己最愛的東西是放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實在無法拒絕他懇求的眼神又遠道而來,於是就答應帶他到家裡坐坐,也看看我個人的喜好和收藏品味。當時家裡的書房,放的是一張我珍藏多年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用材用料大方,樸實無華而且還保留著原始皮殼的博物館等級明代黃花梨木癭面大畫案。這是一張平日我閱讀工作時使用的書桌,雖然結構鬆動偶爾還會吱呀作響,但伴隨明式家具而來的心靜安定感受,在這件明代的大畫案中顯現無疑。看過無數件中國古代家具精品的Mr. Johnson看到這件稀有的大畫桌,尺寸絕倫工藝精湛保存完整,趴在桌底下仔細看了又看,起身後又一再的撫摸著溫潤的材質,看了又看無數遍欲言又止,因為是放在家裡我自己的收藏,我們倆對看了一下會心一笑我自然是了解老先生的意思,便趕緊轉身帶他去看其他的收藏。之後他每次來台灣都會跟我央求再去家裡看看這一件「老朋友」,一次又一次。經過了三年多,實在經不起他的年長和執著,在他的請托之下我才鬆口把我最重要的一件明代家具收藏品讓與給他。一失一得,去得其所也算成人之美。其實剛鬆口答應讓給他的那一霎那,我就已經開始後悔了⋯⋯

明末清初 黃花梨龍紋折疊式鏡架
Mr. Johnson他欣賞一流的設計及工匠作品,不吝於讚賞古人的智慧,能和挺過歷史洪流來到面前的珍品對話,讚嘆其設計、工藝。

有幾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會發生尷尬的事情

2011年倫敦Sotheby’s秋季的拍賣會,一件藝術性與稀有性都特別好的《乾隆御製 銅胎掐絲琺瑯臥虎犧尊》,在眾多的競標舉牌中,我們是Under Bidder和得標者頂到超過百萬美元的天價。結果就在下一次和Mr. Johnson見面時才知道,原來買到的人就是他,原來我害他多花了好多錢!另一次在法國南部的一個小拍賣,出現了一件來自1860年英法聯軍,從中國帶回歐洲的宮廷藝術品。是一個法國老家族傳承超過150年的一件《清乾隆 御題嵌白玉璧紫檀龍紋座屏》,消息傳遍整個歐洲。無論是選材雕工、包漿皮殼、詩文美感和稀有完整性,都可以說是過去30年全球市場中見過最好的一件,流散自清宮來源明確的宮廷藝術珍品,當然參與競拍的人也從全世界蜂湧而至。就在拍賣現場一陣的廝殺過後,我們最終用了近億元的天價買回了這件流散在海外百年的重要國寶,只是這次Under Bidder扼腕的變成是Mr. Johnson。其實在國際拍賣會上只要有一個勢在必得的對手,而且大家的財力、標的和價值觀一致,那就會拼的你死我活,得標者最後都會付出一個極為慘烈的代價,這也是所有拍賣公司最為樂見的結果。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瑯臥虎犧尊 《乾隆年製》款
2011年害Mr. Johnson多花了好多錢的「乾隆年製」款 銅胎掐絲琺瑯臥虎犧尊。
這件具有體量感的臥虎犧尊,討了乾隆的歡心,也迷倒了我,但最終牠跟Mr. Johnson回家了。
這件極為稀有的「透雕束腰六足石花臺」,是2002年我們在紐約策劃【臥石觀雲—Permanence in Transience: Chinese Stone Garden Furniture 剎那中之永恆:中國石製園林家具】展覽中的一件精彩展品。在此次的出版中,特別邀請Robert H. Ellsworth安思遠先生作序,並由我們與耶魯大學博物館館長Dr. David Ake Sensabaugh 江文葦先生,提供專業論述。因為這是第一次有關中國戶外園林家具文化的展覽與研究,也引起了許多人的回響與關注。

認識他那麼多年,他只談收藏從不談錢

他說:我不是藝廊,如果收藏藝術品只想著投資和賺錢,那我永遠看不到文化中的品味與美好!我們也曾經問過他,你收藏了這麼多東西總有一些現在看來等級不夠,或是有些東西品項重複,有沒有要拿出來賣再流通。他的回答很妙,他說:「我告訴我太太和小孩兩個電話,如果你要賣,就打這個電話給拍賣公司,如果你要捐,就打那個電話給博物館。」他說找藝術品是他的樂趣,他只管買,以後的事情跟他沒關係!多棒的回答,在我心目中,他才是一位真正的文化鑒賞家。

最後一次他來台北準備到公司拜訪的前一晚,不慎在飯店內摔跤跌倒也緊急回送美國就醫,當然他未赴約只有由秘書來電致歉,自此身體便每況愈下。看著公司空間中地板上滿鋪的地毯,其實很多收藏家進我公司都不知道為什麼要脫鞋?似乎只有Mr. Johnson明白。其實我常常還會感覺到Mr. Johnson還躺在地毯上,認真的欣賞著我們為他準備的一張張古董家具,著迷的看著桌面底下充滿木作智慧的結構和歷盡時間滄桑的灰泥⋯⋯

Mr. Johnson 給雅典襍陳仁毅的一封個人書信,書信內容是他對陳先生設計作品的觀感及讚賞。
出門就是一個團隊,分工負責,你看他有多專注多專業!
他是一個精明的投資者,也是全世界知名的金融專家,結果他最有興趣的竟然是文化、藝術收藏和關注生活中的品味。
專注和討論每一件他有興趣的藝術品,他不願麻煩我們搬動家具,他寧願或坐、或躺、或跪的來研究家具。講究文化品質和感受藝術的品味,是Mr. Johnson在面對收藏時不斷傳遞出來的渴望與態度!
上海工廠中傳統工藝的演釋,是他最有興趣的一部分。Mr. Johnson 對木工及家具的這份熱愛,讓人想到明朝的工匠帝王熹宗,Mr. Johnson也會自己在閒暇時自己動手拆解,修補家具。只是他不像熹宗不理朝政,他的事業在他的領導下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