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邦在6月2日推出的【#中國書畫】專場中
呈現一件市場歷來尺幅最大、且內容最精彩的林風眠博物館級鉅作〈敦煌伎樂〉
「敦煌」是林風眠最為稀見的系列作,而出自50年代的更是精中之最,已知世之作屈指可數,當中四幅已由上海中國畫院永久典藏。〈敦煌伎樂〉是林氏「敦煌」系列中最成熟、最完整之作。林氏揮灑自如地呈現共十位飄逸傳神的敦煌女子樂人,屬其「仕女」系列中人物最為眾多、最震撼的一幅作品。〈敦煌伎樂〉來源有緒,60多年從未亮相,如今首度曝光並釋出市場!此作正於香港邦瀚斯拍賣中心公開展出至6月2日。
林風眠與敦煌系列
林風眠乃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創作力的藝術家之一,在融合中西的探索上,不斷挑戰與突破,直到生命的終點。1952年,林風眠曾撰文表示對敦煌藝術之熱愛,指敦煌石室的壁畫是東方最好的美術品,更是許多歐洲大畫家理想中所追求而沒有得到之境界。
其兩線之間的平塗,中間色的度數,看似簡單,風眠卻認為畫起來毫不容易「幾乎是人手不能畫成」。而這「不能畫成」的,經過他五十年代進行反覆探索與嘗試,終憑〈敦煌伎樂〉達成。
登峰造極的〈敦煌伎樂〉
風眠取四張四十公分宣紙拼接,繪製了十位樂女。左側三位席地而坐,分持古琴、笛子及琵琶,餘者分立其後,三兩一組,或撫豎琴,或吹簫,或縱情舞蹈,裙帶翻飄。觀其面容,丹鳳眼、櫻桃口,眉目低弛,嘴角微揚,均延續了風眠仕女的典型特徵。細細審視,每位樂女的膚色,冷暖深淺,皆不相同。視線隨著畫面流暢的線條遊走,當焦點停留在樂女的手相時,更會發現蘭花纖指,變幻萬端。衣帶烘托下,樂女化身神女,馳然物外,超凡脫俗,觀者如置身極樂,耳浴仙界妙音。
見證原藏家20世紀的一生
〈敦煌伎樂〉連同上拍之其他三幅林風眠佳作—原屬瑪希•吉拉特女士(Marcella Geeraert; 1916-1993)珍藏。吉拉特女士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大學畢業後搬到芝加哥工作。其先生1948年出任美國銀行上海分行經理。夫婦二人1948年2月自舊金山出發到上海,直至1955年9月方得以離滬,乘船經由香港返回美國。旅居上海的七年半時間,吉拉特女士在日常社交活動之外,還學會了畫畫,甚至學會了英國口音。
1950年代中晚期,夫婦二人先後旅居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以及伊朗首都德黑蘭,篋中四幅林風眠作品也隨之遷徙,二人貝魯特居所牆上所懸掛的就是這幅〈敦煌伎樂〉。1961年,瑪希•吉拉特女士回到美國華盛頓特區,定居於貝塞斯達,這四幅佳作也一直陪伴著她,而〈敦煌伎樂〉更成為吉拉特女士貝塞斯達家中起居室牆上的唯一裝飾,直至她1993年辭世。此後,四幅作品便由其胞妹及家人秘藏,今春方始釋出。
邦瀚斯中國書畫部國際高級顧問兼主管苗亞杰表示:「如果說林風眠筆下的仕女型態借鑑了西方馬蒂斯、莫迪利阿尼的意味,那麼女性溫婉綽約、高潔飄逸的精神內核,則純正的來自東方。〈敦煌伎樂〉以其尺幅之鉅,佈局之完美,畫意之完整,加之品相保存之完好,足以令人重新審視畫家五十年代的藝術探索與成就。毫無疑問,這幅作品必將成為畫家傳世最具代表性的傑作之一。」
中國書畫拍賣
拍賣:6月2日
預展:至6月2日
地點:香港邦瀚斯拍賣中心 金鐘太古廣場一座20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