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焦點 • 2025.04.14

從張群珍藏到佛教專題:邦瀚斯中國書畫春拍以精品引領收藏新風向

郎世寧〈花鳥草蟲冊〉

香港邦瀚斯台北預展於上週末(4月11日至13日)在BELLAVITA寶麗廣塲盛大揭幕,搶先帶來多件重要拍品的精彩預覽,為春季拍賣預熱。此次預展涵蓋多元藝術領域,包括中國及亞洲藝術、印度與喜馬拉雅藝術、名貴珠寶等不同門類。

「中國書畫」專場將打響春拍頭炮,429日率先舉槌。其中,「中行廬」珍藏郎世寧〈花鳥草蟲冊〉與清初高僧丈雪〈行書自作詩〉尤為矚目,誠為今春不可多得之佳作。本季拍賣更匯聚數組海內外私人珍藏,從清宮雅逸至近現代名家巨構,皆有囊括,體現出邦瀚斯的策展眼光。本次《CANS藝術新聞》專訪邦瀚斯中國書畫部主管喬晶晶,請她為讀者解析是次春拍焦點,並分析中國書畫市場的現狀與趨勢。

邦瀚斯中國書畫部主管 喬晶晶
邦瀚斯中國書畫部主管 喬晶晶

CANS藝術新聞:請問,本季書畫板塊共計幾件拍品?近現代和古代書畫佔比各是多少?特色又如是如何?與以往有哪些異同之處?

喬晶晶:本季中國書畫拍賣共有182件拍品,大部分為近現代作品,古代書畫則有十餘件。我們始終秉持同一原則:即在各個板塊中發掘一些品質出眾的精品,或具備趣味性、有故事的拍品。

邦瀚斯台北預展現場

邦瀚斯台北預展現場
邦瀚斯台北預展現場

CANS藝術新聞:這次拍賣以張群先生的「中行廬」珍藏領銜,除了其中的郎世寧〈花鳥草蟲冊〉,能否再向讀者介紹一兩件精品呢?您是否會將此次專拍解讀為「可遇不可求」的機會?

郎世寧〈花鳥草蟲冊〉

郎世寧〈花鳥草蟲冊〉
設色絹本 冊頁十六開
吳湖帆、趙宗抃題匣  張群撰文、陶祖光書法冊頁板 吳湖帆、李宣龔、李宣倜、許世英、江兆申題跋
價:4,000,000 – 6,000,000港元

郎世寧《花鳥草蟲册》台北預展現場圖

郎世寧〈花鳥草蟲冊〉預展現場圖

喬晶晶:除了郎世寧的作品外,「中行廬」另有一件四川明末清初高僧丈雪的巨幅書軸,同樣極為難得。張群先生有一段長跋,提到自己是1919年從一位親戚手中得到這幅作品。除了書法本身,以及一圈從1928年到1951年之間,由當時政界、學界、藝文界頂尖人物題寫滿滿的題跋,這幅作品很有意思的是,其中至少有五個人是四川人:丈雪是内江人;張群是成都人,其餘張大千、戴傳賢、傅增湘都是四川人。中國傳統講究「鄉誼」,老話說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就是「他鄉遇故知」,對於鄉賢的追慕也是中國傳統收藏一個重要的角度,從這件作品,也得到最好的體現。

釋丈雪〈行書自作詩〉

釋丈雪〈行書自作詩〉,水墨紙本 立軸,張大千、傅增湘、
于右任、王震、曾熙、 戴傳賢、張群等十一家題跋 張群署簽
估價:800,000 – 1,200,000港元

張群先生此專輯確為可遇不可求。高僧丈雪的書法藏於張家已逾百年,郎世寧的冊頁,是張群先生1929至1932年間在上海擔任市長期間購藏,也接近百年。張先生家人回憶,這「是一件頂罕見的寶貝。它不似其他字畫會輪流懸挂於家中墻上或出現在書房大桌上,記憶中我在他生前僅見過一次」……珍貴的藏品,在同一家族中收藏如此之久,今再釋出,且出自這麼重要的藏家,確實可遇不可求。

張群先生「中行廬」舊藏

張群先生的「中行廬」收藏

CANS藝術新聞:除了張群先生舊藏外,本季書畫是否有規劃其他主題呢?

喬晶晶:本季我們特別策劃了一個佛教專題,作品從南北朝寫經〈大般涅槃經〉第二十三卷、明代工筆佛教水陸畫〈菩薩畫像〉、晚清文人官員兼收藏家家吳大澂的〈無量壽佛〉,到民國時期弘一法師的三幅精彩書法、廣東畫家黃般若〈雲火觀音〉,非常精彩。本場拍賣中估價最高之拍品——張大千〈太平景象〉也在這個專題中。這是張大千馬上就要去敦煌之前,在四川青城山畫的一尊普賢菩薩,六牙白象虔誠奉上紅色寳蓮,可以説是大千筆下佛教題材的銘心絕品。

張大千〈太平景象〉於台北預展展出
設色紙本 鏡框,一九四〇年作
估價:6,000,000-10,000,000港元

〈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

〈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經潢紙 手卷 一卷,北涼 曇無讖 譯,南北朝寫本,附木匣
估價:3,500,000-4,500,000港元

弘一〈九字格言屏〉

弘一〈九字格言屏〉,水墨紙本 立軸
估價:1,000,000 – 1,800,000港元

除佛教專題外,本季亦設有多個私人收藏專題,包括法國外交官收藏、香港資深建築師「隔山老人」珍藏,以及美國「天隱堂」珍藏等。值得留意的,還有「定安山房」的藏扇專題。其藏扇以晚清至近現代名家作品為主,畫工精絕,非常符合當下書畫市場追求畫工精美之審美潮流。

 

CANS藝術新聞:只有精品才能在市場收縮和調整的狀態下挺住,本季選件標準是否有所調整?呼應藏家對精品認知和審美品味的提升。

喬晶晶:實際上,我們的選件標準從未改變。無論市場向好或收縮,我們始終致力為藏家搜羅精品。然而,精品並非僅限於大名家或高價位。中國藝術層次極豐,就是說,10萬元以下、10萬至50萬元、50萬至100萬港元等價位區間,皆可尋得相應精品。因此,邦瀚斯旨在呈現一個更加多元的拍場,而非僅聚焦大名家與高價位,力求在各價位段都能尋得精品,以滿足不同藏家的品味與需求——這始終是我們的追求。

吳大澂〈無量壽佛〉,設色紙本 立軸
估價:180,000 – 280,000港元

CANS藝術新聞:近年來,藏家對於書畫的關注點是否有變化,例如更強調作品來源、保存狀況,或是關注某特定時期的作品?這種變化是否影響了本次拍品的遴選?

喬晶晶:近年來藏家確實對來源清晰的作品,或是市場首次現身之拍品,興趣更濃。邦瀚斯自然會順應這個市場潮流,為藏家搜羅更多新鮮拍品,如本次張群先生之藏品,還有從香港、法國、意大利等地尋得之私人收藏,都屬於這類。不過,我們亦不會完全跟風這種市場潮流。因為我們始終覺得,收藏藝術,好的作品、對的價錢,這兩個因素最為重要。至於是否首次現身市場,現今好像有點被市場過度强調。所以我們固然會找這類拍品,但也希望藏家們能將更多精力放在作品本身之挑選,及對價格之理性判斷。

佚名〈菩薩畫像〉

佚名〈菩薩畫像〉,設色絹本 鏡心,一六一七年作
估價:500,000 – 800,000港元

CANS藝術新聞:年輕藏家對於書畫的興趣是否有所提升?您觀察到哪些新的收藏趨勢?

喬晶晶:在中國書畫領域,年輕藏家其實一直存在,尤其在中國內地及台灣地區,年輕買家比較活躍。相對於傳統藏家,他們並未一味追求大名家或高價位作品,而是有自己的文化判斷或收藏主題偏好,如信札、文人相關物件、印章,或聚焦於某一特定主題。他們有著更清晰的收藏方向,並以此為起點進行收藏,使過程更具趣味。這是我從年輕藏家身上看到的趨勢——他們建立了個人收藏體系,將自身標準轉化為購買準則,這無疑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吳冠中〈大宅〉

吳冠中〈大宅〉 設色紙本 鏡框
估價:1,300,000-2,300,000港元

張大千〈山居圖〉

張大千〈山居圖〉 設色卡紙 鏡框,一九六七年作
估價:1,500,000-3,000,000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