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將茶引入日本的榮西禪師於公元1202年創建的京都第一座禪寺。寺內有表屋鐘達的代表作品風神雷神圖。寺內建築眾多,有15座寺廟。每年春季在榮西禪師的誕辰日,都舉辦大茶會,表演禪宗古傳茶法。
建仁寺是喧鬧的祗園生活中一處僻靜的地方。大殿屋頂的「雙龍圖」是寺院的珍寶。寺院內著名的「潮聲花園」位於大殿的後方,是簡潔而典型的禪宗花園。花園中擺放著3塊石頭,代表著佛祖和兩位禪僧。另有一塊平躺的石頭用於冥想,四周種滿紅楓倍添花園秀美的景致。

一年一度最大的茶會
建仁寺四頭茶會是京都市的無形民俗文化財
建仁寺(けんにんじ)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的寺院,臨濟宗建仁寺派大本山。
山號「東山」(とうざん)。本尊釋迦如來、開基(創立者)為源賴家、開山(初代住持)為榮西禪師。
開山始祖榮西禪師,將其在中國天台山所學之茶法流傳至今。榮西禪師為日本道鼻祖,建仁寺則為日本茶道之祖庭!


京都建仁寺成為日本茶道之祖庭!
建仁寺修行僧演繹著四頭茶法!
開山始祖榮西禪師,將其在中國天台山所學之茶法流傳至今。榮西禪師為日本道鼻祖,建仁寺則為日本茶道之祖庭!
每年4月20日,建仁寺的開山忌當天舉辦。
2017年4月20日
大方丈 四頭茶會本席
靈洞院 表千家抹茶席
久昌院 裏千家抹茶席
兩足院 煎茶席
書院 點心席(齋菜便當)




四頭茶會
是古式的禪宗茶會,日本茶道的原形 。由室町時代比睿山廷歷寺學僧玄慧法印和尚根據【吃茶往來】構思出來,日本最古的茶法。
四頭,禪堂四大幫手。每位主客帶領八位客人入席,客人一共36人。
客人就座後,先由僧人焚香,再由四位僧人給客人奉上已經放有茶粉的天目茶碗和甜點。
另外四位僧人帶著茶筅和熱水瓶給客人逐一點茶。


榮西(公元一一四一~一二一五年),十九歲跟隨比叡山有辯法師修學天台教義,分別在公元一一六八年與公元一一八七年兩次入宋求法。
公元一二一一年,榮西撰《吃茶養生記》一書,為其晚年最後的著作。建保二年(公元一二一五),榮西獻上二月茶,治癒了源實朝將軍的熱病,自此,茶風更為盛行。
公元一二○二年,徵夷大將軍源賴家(源賴朝之子,實朝之兄)於京都洛東鴨河畔創立建仁寺,授命榮西為開山祖師。翌年六月,榮西設置台、密、禪三宗兼學的道場,創立真言院和止觀院,融和此三宗而形成日本的臨濟宗,一時人才薈萃,聲譽日隆,震動朝野。

建仁寺,京都歷史最悠久的禪寺,每年在開山祖師榮西禪師的誕生日4月20都會舉行系列茶會。其中主要的是傳自八百年前中國徑山寺禪堂茶禮的四頭茶會,今年則吸引了八百位慕名前來的茶客。為了能更仔細地品味學習日本為中國保留下來的這套完整宋代禪宗茶禮,杭州茶家的劉一平老師大力爭取了在19日給茶家中日文化交流團舉行了一個專場四頭茶會,因緣十分殊勝大堂掛著青龍白虎及榮西和尚的掛軸,案上供放三具足(瓶花、香爐、燭台)完全依循八百年前中國禪堂的擺飾。四個茶頭井然有序地將茶菓子盒、茶碗及天目台送到客人前面,碗中已放入茶粉,再由茶頭左手持瓶注水右手以茶筅擊拂完成了莊嚴肅穆的儀禮。走出方丈禪堂陽光正灑在陳年的木質地板上,心中有股激動,環視身旁的這羣朋友當年在那一朝代應當也曾同修共事過。
八百年後再度重逢,緣起自不可思議的一杯茶。感恩、珍惜、再見。


日本茶道之源--建仁寺
日本茶道之祖:榮西禪師!榮西禪師(1141-1215南宋紹興十一年-嘉定八年)分別在28歲與47歲來到天台山求法、得到天台山萬年寺虛庵懷敞禪師的印可、在學習禪法的同時、也學會了天台山的羅漢供茶法。榮西禪師回到京都開創了建仁寺弘傳禪法的同時、也普及了羅漢供茶法、並著有「喫茶養生記」一書、分別記載了喫茶法、茶樹的栽培、藥效、以及養生等綜合著述,奠定日本的茶道!


文 / 李曙韻
END
《tea茶 雜誌》丁酉年 春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