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藏家的參與
讓玉器收藏從明清裝飾性轉移到高古玉器文化性
回顧2023年玉器拍賣市場,仍然聚焦在高古玉器。雖然2023年5月下旬香港佳士得舉辦【張宗憲珍藏重要中國玉雕展】,吸引廣大收藏圈的關注,但由於拍賣市場並未出現重要明清玉器拍品,使得2023年度明清玉器指標性拍品不多,單件成交金額也不高。以致去年甚至近10年來的玉器拍賣市場,已從明清裝飾性轉移到高古文化性的品味調整,原因在於有新世代藏家對古代玉器的積極參與 。
排名統計時間 2023/1/1 – 12/31
高古玉器市場也有流行
文化期的重要玉器更受到新進藏家喜愛
高古玉器收藏市場,主要有紅山、良渚等文化期至商周,以及受到老藏家喜愛的戰漢玉器。在90年代,沒有太多工藝的文化期玉器要比戰漢玉器便宜許多,尤其1988年廣州南越王墓博物館的開放,大批漢代玉器公開陳列展出,收藏市場對於有著雕刻工藝的漢代玉器熱度推升到頂峰。到了千禧年,因為市場出現大量仿品,真假混淆的做偽重創古玉市場。這時候明清玉器尤其白玉,在2000年後宮廷藝術的全面大爆發帶動下,明清白玉遂成玉器市場的新主流。
直到2016年香港邦瀚斯「思源堂」專拍後,沉寂已久的古玉市場又蠢蠢欲動。2017、2018年香港佳士得「養德堂」專拍,連續四年「雲中玉筵」古玉四部曲,中國嘉德(香港)的「璧光盈袖-居易書屋珍藏玉器」專場等。
去年(2023)古玉市場更有不錯的表現,猶如香港蘇富比春拍的「喜聞過齋藏玉」鄧國楨律師收藏古代玉器,到歲末年終的最後王炸-北京保利〈黃玉鳳首人面形象〉。這波古玉收藏熱潮起初是以90年代流行的戰漢立件圓雕的玉器最受追捧;但隨著市場演化,新進收藏家開始對歷史文化的研究與追求,像是紅山、良渚等文化期的精品更為難得,遂成為新世代藏家追求的標的。文化期的玉器一般來說工藝都比較簡單,像是素璧等,所以當北京保利〈黃玉鳳首人面形象〉這種難得精品出現,便立即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這件拍品在北京瀚海2001年曾以70萬人民幣成交,再次上拍在多組藏家熱烈競爭下,終以2357.5萬人民幣成交,不僅一舉奪得中國玉器2023年拍賣排行的霸主,足以說明去年這類高古玉器的熱度。
80後新世代收藏家進場 改變玉器市場品味
雲中居張偉華表示:「我連續四年,在香港佳士得推出的『雲中玉筵』古玉四部曲,最感欣慰就是看到有一批新藏家的加入。這批80後的新藏家大約40歲左右,他們具有財力,更具備高度鑑賞能力,不太需要倚賴專業經理人,自己有社團學習做研究,知道什麼玉器是重要的」。「古玉這波行情跟90年代那波不一樣,這波新藏家更關注文化期的精美玉器;細究原因,或許因為明清收藏市場已達到巔峰,新世代藏家開始轉往向文化溯源,知識暨審美上更追求歷史性、藝術性、精神性的高古文物。對應瓷器市場清三代瓷器不再獨大,宋瓷得到更多的關注,這都是相關的」。
「而且在各大博物館的帶動下,像是早幾年北京首博【海昏侯展】、【婦好墓出土40年展】,到最近南博90周年集合四十餘家考古文博單位精品的【玉潤中華展】。這都對古玉收藏市場都有著正向的影響。我感覺現在收藏氛圍有點回歸到民國初年時的收藏主流,就是以青銅器、高古玉器、宋瓷為主流」。「在明清白玉風光時期,近20年古玉的行情未動,從90年代數十萬港元、百萬港元,到近幾年站穩到3000萬港元。這波古玉市場以文化期精品漲幅最大,但我認為相對於兩河流域的一件小石獅都拍出5000萬美元,文化期的高古玉器精品價位應該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2023年明清玉器拍賣市場,來源明確、品質精良的名品永遠是票房的保證。90年代是古玉市場最為蓬勃的時期,玉器市場主要是古玉,明清玉器還尚未興起,而能創下高價成交多是與珠寶有關的清代翡翠立件。台北帝圖秋拍香港船王趙從衍舊藏的〈清 高冰種陽綠翡翠鳳凰龍鈕提樑壺〉,便是90年代與珠寶有關的清代翡翠立件。廈門保利的〈清乾隆 御製「佛說賢者五福德經」玉冊〉則是宮廷御製玉器,這二件明清玉器的入榜也反映明清玉器收藏的走向。(文/田本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