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陶瓷拍賣市場取得話語權
名人珍藏雅蓄 持續引領風騷
2023年中國陶瓷器拍賣成交十大排行,有8件名單全數是在香港拍出。香港仍牢牢的掌握中國陶瓷器拍賣成交十大天價的話語權。與2022年一樣,去年(2023)中國陶瓷拍賣成交十大排行榜誕生三件過億港元拍品。二件出自香港蘇富比、一件是香港佳士得。綜觀而言,香港蘇富比在此板塊依然獨占鰲頭,在中國陶瓷器拍賣十大天價榜單上拿下整整一半之多。就此,我們特別邀請到蘇富比亞洲區主席仇國仕作客評論,一同探討2023年中國陶瓷拍賣十大天價現況與未來。
排名統計時間 2023/1/1 – 12/31
未來單一藏家專場將會繼續成為香港拍賣市場中的主角
仇國仕直言:「未來單一藏家專場將會繼續成為香港拍賣市場的主角,如同『張永珍博士珍藏御製琺瑯彩杏林春燕盌』的〈清乾隆 御製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盌《乾隆年製》藍料款〉以1.98億港元成交創下佳績,並摘下2023年中國陶瓷器桂冠;此外『樂山堂存珍:蔡一鳴藏中國書畫及藝術精品』及『香港顯赫私人珍藏明代永樂扁壺』專拍也是單一藏家專場的好例子。」
2023年度拍賣最貴瓷器的〈御製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盌〉以1.98億港元成交,17年間升值逾4,700萬港元。此盌曾被世界許多名流珍藏,其流傳歷史清晰,來源可遠溯清末年間十九世紀,Charles Oswald Liddell上校蒐得杏林春燕盌成對,他的收藏在1929年釋出,從此對盌分隔兩地。對盌其一轉入中國藏瓷名家大維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雅蓄,現存大英博物館。而此盌則先後為Charles Ernest Russell、芭芭拉.赫頓(Barbara Hutton)、戴潤齋、天民樓及張宗憲遞藏,2006年易手予張永珍博士,使這名藏更顯輝煌。如〈御製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盌〉這類精品,即少出現於拍賣市場。作為中國藝術的傑作,特別是綴有詩句的琺瑯瓷,是清朝皇帝宮廷中最獨特的器物,由在紫禁城御窯的匠師在皇帝身邊題名,這解釋了為什麼此項目如今如此受追捧。
本年度(2023)入圍陶瓷器拍賣成交十大天價有4件來自乾隆時期、3件出自永樂時期、二件雍正時期以及一件元代精品。顯示明清時期的陶瓷器依舊相當受追捧,原因不外乎是18世紀宮廷用瓷的技術複雜程度不斷提高,而明清時期的瓷器無疑是用料與工藝精細度的頂峰。據仇國仕觀察:「在2023年銷售的宮廷藝術品體現了古代統治者的繁榮和精緻的審美偏好,在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高端市場,御用瓷器仍然是焦點。此外,該領域的收藏歷史非常悠久,加上明清瓷器的收藏群體相對龐大,鑒於明清瓷器的供應量相對較足夠,且需求量甚多,將會繼續由明清瓷器在高端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
中國陶瓷器拍賣成交十大天價排行 Top 2,同樣是來自乾隆時期的精品〈鬥彩蒼龍教子圖夔龍耳抱月瓶〉,經香港佳士得秋拍以1.08億港元易手。同品項的此外兩例,一為北京故宮珍藏、一為香港著名古董商「永寶齋」經手,以5,600萬港元成交排行Top 8〈清雍正 青花釉裏紅雲海騰龍紋天球瓶〉與Top 2一樣為飾有龍紋的大瓶,說明象徵著帝王的器物在華人圈依然相當受歡迎。
大多數活躍收藏家都會跨時期、跨媒介地進行收藏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藏家的整體品味也越來越高。從香港拍賣會到倫敦及紐約亞洲藝術週,可以清晰見到中國藝術品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收藏家,反映出這些中國藝術品的全球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來自大中華地區的收藏家對其豐富的文化和歷史遺產表現出深刻的鑒賞力和崇敬之情,這凸顯了藏家與藝術品之間的深厚淵源。」仇國仕補充道。
二件皆出自永樂時期的〈御製青花雲龍紋執壺〉、〈青花纏枝花卉紋雙耳扁壺〉分別位居Top 3、Top 4。前者在1987年由一代船王趙從衍釋出,以 572萬港元易手,時至2023年,此孤品再現香港蘇富比,以1.07億港元成交,36年間升值逾18倍之多;後者於1987年在天民樓藏瓷首次公開展出,蔚為焦點,在2023年也以8,560萬港元成交。
2023年中國陶瓷器拍賣成交十大天價,除了Top 5以6,777萬港元成交的〈元 青花纏枝牡丹雲肩紋帶蓋梅瓶〉,其他9件重器皆出自明清時期。此梅瓶來自萬眾矚目的香港佳士得「天民樓珍藏」,元青花瓷一直備受中外鑑藏家尊崇,其中梅瓶當屬於最具代表性的器型之一,自明代以來即被視為名品。
自2020年起,中國內地經濟持續疲乏,向來掌握中國藝術品半壁江山的拍賣公司,在內循環走向內捲市場調整下,中國內地的優勢被削弱許多。2023年只有北京保利入圍2件拍品,分別是Top 6〈明永樂 青花留白錐刻海濤龍紋大盤〉、Top 9〈清乾隆 御製洋彩胭脂紅地軋道通景「八仙慶壽」江山一統尊〉,成交價格皆不到6,000萬人民幣。
仇國仕分析到:「大中華地區以外最活躍的買家,無論是在美國還是歐洲,大多數都是華人,他們的收藏趨勢與亞洲地區相似。三四十年前,絕大部分的收藏家都專注於某一特定時期或主題,例如青花瓷或宋瓷;如今,大多數活躍的收藏家都會跨時期、跨媒介地進行收藏,我相信這一趨勢在未來幾年仍將持續。」(文/江瑄)